行山|從小馬山飛越柏架山 航拍爸爸與我的廿載歲月|Hikipedia
每一座山崗,都承載着很多香港人的小故事。
我和爸爸的故事,就是我家「後山」柏架山開始,這是一個延續了二十多年的故事。
(編按:本文為Hikipedia投稿,由《01體育》編輯)
全新運動App「齊動 LetZ Goal」登場!按此下載,將汗水換獎賞!
柏架山、小馬山路線資料簡介(按圖放大):
上星期父親節,大家送了什麼給父親?
今年很特別,我和兩個哥哥合資送了一部航拍機給爸爸。買的時候哥哥還擔心爸爸對科技不熟悉,會不會很難操作?我說:「他應該很有興趣學,因為上次我們上山,他看着我的航拍似乎很感興趣。」爸爸和我一樣熱愛行山,相信一樣會喜歡航拍,拍拍香港的山河景色。端午節假期那天,爸爸主動問我們什麼時候上山飛航拍,最後用了半天時間教曉他。
說來慚愧,我們家不是每逢節日或生日都會送禮物,或者這樣說,我們很偶爾才給大家送禮物,可能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都沒有這習慣,又可能因為父親的形象比較不苟言笑,而且勤奮節儉,我們從小跟父親的距離都較遠。父親埋首工作,主要是母親照顧我們,所以我們一般會把關心放在心裏,不常掛在嘴邊。
父親沒有什麼特別興趣,不賭博、不吸煙,飲酒只是小酌幾杯怡情,唯獨鍾情行山,所以我們經常自嘲行山成癮,我想以「山痴」形容他也不為過。不時回想,我的「行山基因」就是從父親而來,早在牙牙學語的時候,我便坐在嬰兒車跟家人上山去,幾乎每次都去同一座山,就是鰂魚涌的柏架山。
爸爸行山很簡單,從來沒有一身專業裝備,只有一對他覺得舒適的山鞋、一瓶水、電話,便上山去了。端午節假期,原本打算沿柏架山道登上小馬山,不過走到半途,風勢頗大,不宜飛航拍,於是臨時改道,沿小馬山的反方向走。
在他眼中,似乎我還是需要他照顧的小女孩,他會回頭看看我會否走得疲累,經過一些凹凸不平的沙石路,會提醒我紮穩馬步小心行,我默默跟在他的背後。當日爸爸說了一句,令我印象很深刻,他形容自己半生都是這座山上走過來,言下之意,支撐他半生走下去的力量,很多時都是從這座山野之中體會得來。
回到今次上山的主要目的航拍上,我們在小馬山路途上的一棟建築物旁第一次起飛,簡單介紹每個按鍵的用法後,爸爸很穩定地起飛了。但因風勢頗大,他還是不敢飛得太遠,第一次降落的時候,機翼撞倒一旁的建築物跌在地上,幸好航拍機沒有受損。
我說不如找個風勢較弱的地方再試吧,於是他又帶我去了一個秘位。他說那些年啟德機場尚未拆遷,他正是坐在這塊大石上,一坐就半天,看着飛機升降。
到達之後,他試了第二次起飛,開始熟悉遙控桿的操作,一下子就飛到對面山頭,並開始拍照,把鏡頭往下拍到一條條山徑時,他說這座山幾乎每條山徑都行過,是二十多年來一步一步走過的蹤跡。然後我們到接近山腳的位置又起飛一次,這次他已經懂得「自動波」操控航拍。偷看他遇上相識多年的山友問及他的新玩具時,又會不自覺神彩飛揚地,笑說這是女兒送他的航拍機,今天來教他怎樣飛。
山上的每個故事,或許是大多數都跟我一樣,都是平淡的日常。有其父必有其女,不知不覺地,我想我已經沿着他的步伐,感受到遊走山野間帶來的力量。很多時,兩代人難免隔着時代鴻溝,有人覺得越過這道鴻溝很難,但其實只要多一點耐心,一部航拍機也可以是一條連繫大家的鑰匙。這一天,對科技一點都不熟悉的爸爸,用了半天學會航拍,過程中,我也似乎理解他多一點點。
🌦️天有不測之風雲,陰天行山前如何準備,按圖放大🌦️
夏天行山必備12件小物(按圖放大):
行山途中唔識路,要搵路時靠什麼?
切勿「人行你又行」的情侶打卡點,按圖放大:
10項烈日下行山的防曬、消暑貼士,按圖放大:
計劃行澗前的10個注意事項,按圖放大:
盤點10大行山謊言,立即按圖:
全新運動App「齊動 LetZ Goal」登場!按此下載,將汗水換獎賞!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
兩個九十後女生,因愛上行山而發現生活其實不應只有工作;走過高山低谷,希望踏遍每一片山頭與道路,不追求成績,享受跑過城市的大街小巷。-The Hikipedia@Kylie & 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