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放工夜行獅子山之準備 恬靜俯瞰萬家燈火|Hikipedia
行山避疫成風,不少熱門行山徑人滿為患,山上見到長長的人龍實在驚嚇。
想避開人潮,最直接當然是在規劃路線時多下點工夫,盡量不要選擇熱門山徑;但除了地點以外,出發時間也可以是個考慮。最近因為早放工,即興又就腳地夜走了一轉獅子山,欣賞日落加夜景。香港人對獅子山總有種情意結,這隻蹲伏在九龍與新界之間的雄獅,山高495公尺,地理位置方便,登頂之後盡可飽覽無敵港九新界景色,向來極受周未山友歡迎。這次選擇在閒日出發,來回途中亦只是有疏落的行山人士,跟周未的「熱潮」,有如身處平行時空。
(編按:本文為Hikipedia投稿,由《01體育》編輯)
近日正值「行山熱潮」之中,有朋友提議想試試行夜山,因為人少一點之餘(其實不只一點),又可以欣賞夜景。於是就問我們關於行夜山的準備。我們就以這次獅子山之行share了一下個人經驗,再次戴頭盔利申:絕非專家!一切純粹經驗分享。
夜山路線規劃:走主流山徑!
近日行山都因為太過旺場,總是呼籲各位少到熱門主流行山徑。但當於夜間登山的話,卻要逆向思維。相信絕大部份行山人士都是並非山野常客,即使日間視野開闊時,也未必對山徑熟悉,遑論要在光源不足的晚間認路。郊外的夜晚跟市區截然不同,我們平日習慣了明亮的街燈,去到山野才發現原來真正的夜晚是如此漆黑一片。所以行夜山最好是選擇,絕對四大徑、家樂徑、郊遊徑等主流山徑。既有漁護署的路牌指示,而且保養較好,亦能減低迷路的機會。
這次我們夜遊獅子山,挑了一條最快捷的路線,從樂富經天馬苑上獅子山。除了因為已去過很多次,比較熟悉外,這條路線也是在漁護署核下的郊野公園內,每隔一小段距離便有路牌,指示清晰,容易定位。這條路線基本都是一條路直接登頂,只要留意「回歸亭」位置有多條行山徑交匯,跟着獅子山頂的指示走,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困難。
夜山人腳:結伴同行,不要獨自上山
其實這都可說是行山的常識來了,無論日間或晚上行山,都不應獨自上山,反正每天留在家「毒」足一日,郊遊便與友人一同享受吧。行山一定、一定、一定要結伴同行,以便照應。新手亦不宜行夜山,最好是跟隨經驗人士上山。記得我們最初開始行夜山時,都是跟着一班有多年行山經驗的老手衫尾,他們對於那些山路了如指掌,在寂靜的山野中令我們安心不少。就算在山上遇上野狗,有幾個朋友的話也可壯壯膽。
夜山裝備:充足照明工具,衣著更要講究
晚間視野不佳,最常見的意外是失足跌落山澗,故照明工具自然是必備品。但注意,手機電筒不算,一來亮度不足,二來耗電,遇有突發事件時失去通訊功能就GG。這次夜遊獅子山,見到有山友左手拿手機照明,右手又要輔助平衡,真要為他捏一把冷汗。行夜山的話,頭燈一定最佳,實在沒有才用電筒吧,但記得要充好電或帶後備電池。
衣著方面,夜晚溫度一般比日間低好多,體溫容易流失,行夜山一定要帶備足夠禦寒衣物。最好穿著鮮色或反光衣物,若遇意外時便讓搜救人員更容易搜索,亦要備有後備食糧和食水應急。鞋方面則是以行山鞋為佳,就像這次去獅子山,前段是鋪設平整的山徑,但後段卻是原始的石路,特別是最後登頂的路較為崎嶇,梯級跨幅也愈來愈大,一般行街波鞋很容易跣腳拗柴。
行夜山呢,大眾通常考慮的問題都是「危唔危險?」、「黑鼆鼆唔驚咩?」。我們最初行夜山時都有同樣疑問,但是行多幾次之後,卻開始享受夜行的樂趣。還是老土說句,只要做足功課,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切記不要亂抄小路或走折徑,事前蒐集好資料,自然能減低發生意外的機會。在皎潔的月光下,除了昆蟲的叫聲、徐風吹拂樹葉的沙沙聲外,就只有自己的腳步聲和心跳聲,都是我們享受的寧靜。
這次日落加夜遊獅子山,我們快腳只用了約1小時便登頂,來回連拍照只是3小時,下山時也只遇到3組山友,少了白天的塞人情況,靜靜地享受寧靜的山野。當然,我們之所以享受到這樣的山野環境,還是因為有賴所有貫徹「山野不留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山友一同合作,愛惜屬於大家的山野之功。
樂富鐵路站A出口→天馬苑→獅子山郊野公園燒烤場→回歸紀念亭→獅子山頂→原路折返
難度:★★★☆☆
風景:★★★★★
需時:約3小時(拍照連休息)
長度:4公里
交通:黃大仙鐵路站步行前往,或轉乘小巴/巴士
補給:沒有
裝備:照明工具、後備電源、行山鞋、鮮色衣物、充足糧水
路線圖:
兩個九十後女生,因愛上行山而發現生活其實不應只有工作;走過高山低谷,希望踏遍每一片山頭與道路,不追求成績,享受跑過城市的大街小巷。-The Hikipedia@Kylie & 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