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走100】蔡東豪談逆走麥理浩徑視野完全不同 行雞公山最辛苦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順走遠眺香城境,逆行夜見霓虹影。百里麥徑橫翠嶺,東走西行兩光景。
蔡東豪參加毅行者近20年,擁有順走麥理浩徑的豐富經驗。他去年參加逆行麥徑的比賽「逆走100」,發現自己口中「合上眼都識行」的山徑,竟有另一番的面貌。

「逆走100」是去年首辦的山賽,與普遍順走麥徑的比賽不同,其賽道大部分為逆走100公里的麥理浩徑,參加者要由元朗大棠起步,經荃錦坳、大帽山、草山、針山、畢架山、獅子山、大老山、馬鞍坳落水浪窩,再經雞公山、赤徑、西灣、浪茄、東壩,最後抵達終點北潭涌。

這些麥徑沿線的地名,蔡東豪十分熟悉,因為他是行山愛好者,參加毅行者近20年,在山上比賽加訓練,順走麥徑,多不勝數。他還撰寫過《毅行者》、《毅行出哲學》及《我跑》等著作。

蔡東豪(左)去年參加首屆「逆走100」,初次逆行麥理浩徑。(由受訪者提供)

「以為合上眼都識行」

去年,蔡東豪參加首辦的「逆走100」,人生第一次參加逆行麥徑的比賽。他自以為對麥徑的路況熟得不能再熟,賽前沒有試路,「又不是什麼石破天驚的比賽,以為合上眼都識行」;結果,他發現麥徑這個老朋友突然變得陌生。

與順走麥徑相比,逆走的地勢相反,上山的路變落山,落山則變上山,但最令蔡東豪印象深刻的是視野。他舉例說:「就是看麥徑路牌,就已經完全不同,路牌是為順走而設,如果你逆走,有時要轉頭望才見得到路牌。」

蔡東豪(右)去年參賽,抵達CP8。(由受訪者提供)

入到叢林感覺像行新路

「Perspective(觀點)完全不同。」蔡東豪用兒子作比喻:「他兩呎高,我就5呎高,他會看到一些我見不到的東西。」儘管走在同一條麥徑上,順走及逆走所見到的風景完全不同,他解釋:「空曠的地方還好,我都認得,但入到叢林完全不同,尤其晚上,感覺好像行一條新路。」

蔡東豪表示行一條你以為熟悉但陌生的路,比起行一條完全陌生的路更難,因為有時會認錯路,從而有錯的預算。他記起去年參賽的經歷,「以為認得路,轉個彎就到,但行極都未到,原來認錯地方。」

蔡東豪(左二)去年以約28小時完成「逆走100」。(由受訪者提供)

蔡東豪講行山,難免說到人生哲學,表示去年的「逆走100」令他大開眼界,還激發思考。他說:「行山也好,做人也好,總有不同的角度,有時會沒有考慮周全。」他笑言簡簡單單一條麥徑,「掉轉行就已經玩死你」。

行雞公山最辛苦

從人生道理回到比賽的路段分析,蔡東豪認為逆走麥徑最困難的部分是雞公山。雞公山海拔399米高,位於麥徑第3段,如果順走,行雞公山的時候仍是精力充沛,但換轉是逆走,行到雞公山時,相信體能都用得七七八八,還要面對黑夜及睡意。蔡東豪說:「雞公山起伏多,路又不好行。」除了雞公山外,他指西灣山也是挑戰。

逆走100的路線圖,以逆行100公里的麥理浩徑為主。(逆走100官網截圖)

順走麥徑老手都要有心理準備

蔡東豪去年陪朋友參加「逆走100」,花了約28小時完成100公里。他表示逆走麥徑的難度肯定比順走高,因為高難度的山全部在後段。他說:「順走的話,你行到70K(公里)左右後,上到大帽山,之後廿幾三十K都是石屎路,很易行。相反逆走的話,一開始行了最容易的路,行到中段,才發現還有那麼多難行的路未行!」

談到參加「逆走100」的賽前訓練及心得,蔡東豪笑言很少人會特意練逆走麥徑,因為絕大部分山賽也是順走,「好像我去年,都不會去練的」。以過來人身份,蔡東豪提醒那些順走經驗豐富、自以為很熟悉麥徑的老手,賽前要有心理準備,「不要那麼淡定,準備會有驚喜,呃!不一定是喜的,驚奇吧。」

今屆「逆走100」於3月16至17日舉行。

蔡東豪有豐富的長跑及越野跑經驗。(由受訪者提供)
+1

「逆走100」賽事資料
日期:3月16至17日
起點及終點:元朗大棠至西貢北潭涌
距離:100公里
起步時間:早上8:00、早上8:10、早上8:20
時限:3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