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1月累跌9% 中央救市僅換三日升勢 專家指呢招更有效?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港股常有「1月效應」(January Effect)之說,即若1月恒指升,則全年可大升,反之亦然。但縱觀今年首月,恒指曾一度失守萬五關,表現墊底,累計蒸發1562點或9.2%,開局奇差。唯一曙光只能依靠內地頻推政策,圖救亡托市。而內地人民銀行這邊廂,宣告降準「放水」1萬億元人幣,那邊廂又公布「三聯通、三便利」等措拖,可惜只換得三大指數連漲三天,恒指即再失萬六關。

鴻鵠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陸庭龍表示,此輪政策組合拳,只算為「奄奄一息」的恒指,提供「退燒藥」,救急難治本。至於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更稱,降準即使伴隨減息,但對於股市的提振,幾乎可說是沒有。且他更分析,內企經不起大幅減息,因會遭外債「奪命」。同時反指,有一招其實較降準減息更有效。

救市組合拳出招後,三大指數曾錄得三天連漲,後終轉跌。

救市措施出台托市 恒指反彈曇花一現

觀乎一月恒指升跌的時間線,港股在上月22日跌破萬五關,一度低見14794點,A股亦隨之失守2800點。次日(23日),外電即吹風,指中央考慮設立約2萬億元人幣的股市平准基金,由滬港、深港通投向A股。

別以為救市只靠「出口術」,上月24日,人行行長潘功勝再出「實招」,宣佈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人幣,並宣布翌日起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從2%下調到1.75%。而時至傍晚,人行再夥香港金管局推出「三聯通、三便利」措施,涉及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合作。

而相關措施宣布後,恒指三日反彈1250點,但升勢只如曇花一現,不久已隨之回落。至1月底,恒市累計蒸發1562點或9.2%。而在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恒指最多跌近300點,收市報15485點。

陸庭龍表示,必須有外來資金,有大型企業來港IPO才能根本救市。(陳葦慈攝)

大幅降準難治本 陸庭龍:算不上強而有力救市

此輪救市組合拳中,最明確直接的則為人行「放水」。但其實,人行於去年已分兩次,各降準0.25個百分點。陸庭龍分析,今次大幅提高降準力度,推斷是人行希望投資者預期均落空時,「突然變身超人」,當中「時間拿捏得剛好」,提振市場意味濃。

惟他指,中央「放水」措施,其實對一蹶不振的恒指,只能算是「退燒藥」,可謂「治標唔治本」,算不上強而有力救市工具。他指出,當前恒指40%以上為內企,歸根結底若想刺激交投,還必須有外來資金,有大型企業來港IPO才是「源頭活水」。他又推測,此輪恒指反彈料只是短線,而非已到「turning point」,故投資者只適宜短炒。

溫鋼城:對股市提振幾乎無 一大原因不能狠減息

至於對於降準能否救亡,厚樸投資董事長方風雷就在亞洲金融論壇上發表意見,他表示,降準是好事,但更重要的其實是減息。市場翹首以盼的減息落空,人行上月如期開展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卻連續第五個月「按兵不動」,維持2.5厘。在當前高息環境,對於消費抑制仍然太大。

惟而溫鋼城卻認為,降準即使伴隨減息,但對於股市的提振,幾乎可說是沒有。他又指,縱使市場期望減息,但其實人行亦不能多減。他解釋,因為當下許多內企,均有外債貸款,若人幣再減息,內企尚未來得及受惠於內地借貸便利,外債就首先會「要了它的命」。反而是市傳的2萬億平准基金,若能真的入市,效用將遠勝於降準減息,且他指出,後續如能有更多,有關如何使用該項基金的細節消息傳出,將持續提振信心,維穩股市。

溫鋼城卻認為,內企的累累外債,減息只會先「要了它的命」。(受訪者提供)

連陷通縮 警惕步日本後塵

唇齒相依,股市走勢還需回歸審視宏觀經濟。溫鋼城續指,當下中國總體經濟的大困擾,實則是通縮。現時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接連下跌,連續3個月陷入通縮,與環球通脹的外部環境截然相反。

他表示,當下中國的情況,其實如同30年前的日本,內地「一孩政策」走得太久,當一個孩子未來要「對著六個老人」的時候,就是複製當年日本的老路。而要提振中國經濟,要從出口與內需兩方面出力。一方面,中國要從與歐美的緊張局勢中脫困,轉向加強與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合作;另一方面,則要通過鼓勵生育,加強內需。

然而,陸庭龍對此則較為樂觀,他稱,內地的人口基數較日本當年更大,尚有「幾個億年輕力壯的人口」,且日本前車之鑒在先,料可汲取經驗,早作準備。

溫鋼城呼籲,當前內地連陷通縮,需提防走上日本的老路。(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