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家小富婆「分身家」妙用保險槓桿威力 600萬「變」3000萬
歌詞都有唱,「出左半斤力,想話攞番足八兩」,都甚為艱難。如果有人告訴你,攞600萬可以「變出」3000萬身家,你又會不會認為是來自KK園的騙案?然而,有保險業專家指,人壽保險其實用途多多,現時不少高增值人士,都會利用壽險槓桿特性,將財富倍大。數十年間,財富增值可高達80%。而除了倍大身家,壽險亦可在國外遺產稅上,發展「保身家」妙用,合法將「身家轉化成賠償金」,避免被當地政府大幅徵收稅款,我們且聽聽他是如何教路。
3000萬身家 身故後「變出」5400萬
不說不知,壽險有槓桿特性,運用得宜甚至可以為財富增值。從事大額保險生意的亞溢利集團(R.E. Lee Group)行政總裁盧啟賢(Calvin)憶述,自己有一個客戶為城中的隱形小富婆,擁有約3,000萬元總資產。但由於她有三名仍未結婚的女兒,害怕三名女兒將來沒有人照顧的關係,所以該名富婆生活非常節儉,連使用了十多年的座駕都不捨得換,為的只是希望各留1,000萬元生活費予愛女們。「按常理嚟講,要每人留1,000萬元,即係有3,000萬元鎖死,唔可以動用。但其實買人壽保險嚟做未來資產配置,要嘅資金其實遠遠少過呢個數目,自己生前仲可以使多啲添。」
他進一步解釋,以該富婆的年紀及身體狀況,只要動用600萬元,即可購買一份保額為3,000萬元的人壽保險,「槓桿」高達5倍。當中,受保人為自己,並將三名女兒列為受益人,將保險賠償金作平均分配。如此一來,該名富婆便可以將剩餘的2,400萬元,留給自己好好享受生活。「呢個案例入面,我哋甚至會建議向銀行借貸600萬元,用保單做抵押。低息年代嗰時,每年甚至只需要畀1至3%利息,就可以增加自己資金流動性,將筆錢再用嚟做投資,或者享受人生。」
若該名富婆希望將資金原封不動,傳承予三名女兒,她們除了可以獲得2,400萬元資產外,更額外可獲得3,000萬元的保險賠償金。在不用任何財技操作下,即可獲得共5,400萬元的財富,增幅高達80%,充份展示保險槓桿術的精髓。
環球「稅魔」肆虐 壽險化身家守護網
然而,壽險除了可將財富滾大,亦可以發揮「保衞身家」作用。Calvin指,雖然香港出名稅率低,遺產稅已消失多年,但隨著港人移民到海外,遺產稅亦成不少人頭痛的問題。故其籲,移居前同樣要提前做好規劃,以免辛苦得來的財富被打折扣。他舉例指,每個地方的遺產稅有所不同,如日本遺產稅高達55%、而港人移民熱門地英國,遺產稅亦高達40%。
「我哋曾經有個身家有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嘅日本籍婆婆,喺83歲高齡以4,300萬美元較高嘅保費,購買價值5,000萬美元嘅人壽保險,用意就係想減少政府所收嘅遺產稅。」他表示,原本婆婆有1億美元遺產留給後人,但當後人繼承該筆遺產時,要先付5,500萬美元遺產稅,方可承繼遺產,而其實際到手的資產,亦只剩下4,500萬美元。「講真5,500萬美元亦唔係一個小數目,如果後人突然無咁多現金喺手,亦會相當頭痕,等於『有夾萬無鎖匙』。」
反觀,該日本籍婆婆現時雖以較高保費購買該張人壽保險,但當其離世後,由於壽險中的保險賠償金並不屬於遺產一部分,故其總資產轉眼由1億美元,化為5,700萬美元。當扣除55%日本遺產稅後,婆婆總資產只剩下2,565萬美元。由於當婆婆去世後,後人可獲得5,000萬美元保險賠償金。換言之,最後婆婆有7,565萬美元資產,可以力保不失。但若婆婆沒有購買壽保的話,其資產於離世後,則只能剩下4,500萬美元,兩者相差可逾3000萬美元。
財富「瀑布」 一代流一代
Calvin笑言,壽險賠償只要訂下指定受益人,無論賠償金金額多寡,都不用納入遺產之中, 提供猶似「免費信託」或「迷你信託」的功能。「可將身家變賠償,係會合法地慳返好多錢,又唔駛上繳政府。」而且保險賠償辦理遠較遺產容易,亦不需要經過冗長遺產處理法律程序,一舉多得。甚至可以演變成財富「瀑布」,錢滾錢,由一代傳承至下一代。
不過,他亦提醒,購買人壽保險亦有不少細節需要留意,由最大路的投保歲數、身體狀況、購買金額,至最細微的保險所使用貨幣單位、匯率、銀行息口走勢,都會對其最終價值有所影響,故詳情應向專業人士查詢。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本港合資格的保險中介人有兩類,分別為保險經紀(INSURANCE BROKER)及保險代理(INSURANCE AGENT)。當中,保險經紀所代表的是投保人,他們會替投保人在保險市場中,尋找最佳和最合適的保險計劃,通常涉及專門保障範圍及較大保額的保單,如上述83歲的婆婆,未必所有保險公司都會接受這麼高齡的人士購買保險,故這些時候則需要找保險經紀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保險計劃。至於保險代理則只替一家保險公司工作,單一銷售旗下公司保險產品,故消費者亦應注意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