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疫苗搶先登港 GSK︰香港可成橋頭堡 助藥企攻大灣區

撰文:錢朗然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肆虐3年後,各地復常,但由於種種的防護措施被解除,呼吸道傳染病的威脅有增無減。除了流感之外,多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感染個案明顯增加,主要易感染人群包括老人和嬰幼兒。

這個病毒被發現已60多年,自2022年起陸續有3款RSV疫苗獲批,其中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藥廠(GSK)研發、針對老年人的Arexvy注射劑疫苗,近日獲衞生署批准應用於長者身上。於香港,RSV仍然是個陌生詞,如何推廣疫苗是個挑戰。GSK港澳VP及總經理Raj Bhatti接受訪問時解釋為長者接種RSV疫苗的重要性,他以此為例子談及推廣新疫苗的關鍵,以至香港助跨國藥企打入大灣區可扮演的重大角色。

RSV來勢洶洶,該病毒在香港的流行季節是從2月下旬起至9月下旬(約共7個月),主要影響下呼吸道,通常會引起輕微的感冒徵狀,但對嬰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較弱和慢性疾病患者,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包括肺炎和細支氣管炎。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在研RSV疫苗達60餘款,當中3款已獲批,包括GSK的Arexvy注射劑疫苗,獲准用於老年人預防RSV感染。

今年第三季是Arexvy首個銷售季度,實現營收達7.09億英鎊(約8.70億美元),顯示該領域的醫療需求龐大。然而,新疫苗研發難,推廣亦不易。相對歐美市場,在亞洲地區,RSV以至RSV疫苗接種於大眾層面仍然陌生,香港是日本以外首個獲官方許可向長者使用RSV疫苗的亞洲地區。

人口老齡化 RSV疫苗需求大

在這場對抗RSV的疫苗競賽中,搶先「跑出」的GSK,主打首款針對老人家的疫苗,GSK港澳VP及總經理Raj Bhatti解釋稱,RSV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病毒,大約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住院患者來自安老院舍,因此為長者建立保護屏障尤為重要,「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會下降,為了讓疫苗對老年人更有效,需要一種能夠增強免疫反應的『輔助劑』。」

發達經濟體,人口持續高齡化,「脆弱」群體不少。Raj Bhatti以香港為例,65歲或以上長者佔總人口的比例達到21%,而據GSK的統計,每到流感季節每有接近2,500至3,500人住院,當中約80%的患者需要氧氣治療,12%的患者更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機,「香港已出現數宗RSV病例,周邊地區的RSV病例亦有所增加,我們估計三分之一的住院患者來自安老院舍。」

RSV來勢洶洶,發達經濟體,人口持續高齡化,「脆弱」群體不少。(圖片:Shutterstock)

提升接種比率 教育是關鍵

Raj Bhatti認為,從過去3年新冠疫情中學到的教訓是,如果有機會保護自己,特別是對於較脆弱的一群,必須這樣做。但他不諱言,由於本港對藥物或疫苗的宣傳有限制,據GSK做的消費者調查,目前市民對RSV的認識近乎是零。

然則,每當有新發傳染病出現時,應如何提升公眾對接種疫苗的認知?以RSV為例,Raj Bhatti認為首要是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對該病毒的認識,讓大家知道RSV症狀有什麼、疫苗有何副作用,以至背後接種的原因,「這不是嚇人,為公眾製造恐慌情緒,而是讓市民了解風險,誰是最脆弱的一群,然後確保他們得到保護。」

另一方面,Raj Bhatti指出, 醫療人員層面的教育同樣不可或缺,確保醫生、護士能夠清楚解釋疫苗和疾病的信息,將有助老年患者或他們的照顧者作出正確的決定,「只有當患者覺得自己被要求接種某些他們不理解的東西時,問題才會出現。」

Raj Bhatti指出,提升公眾對接種疫苗的認知,教育不可或缺。(陳葦慈攝)

防患未然 節省更多

從認識病毒到接種疫苗是一關,錢從何來又是另一關。由於RSV疫苗剛剛推出市場,主要在私人市場發售,許多醫療機構仍在定價當中,價格較浮動。Raj Bhatti則認為,如政府日後能把疫苗納入疫苗資助計劃,支持疫苗接種,價格相信將能獲得進一步調整。

他直言,許多政府在COVID後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壓力,因此必須確保接種疫苗是「值得的」。作為藥廠一方,他表示,願意與政府合作,提供確切的數據作支持,讓政府做出成本效益分析,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假如政府意識到治療RSV的成本,將會選擇防患於未然,原因是現在花這筆錢,可避免他們未來花費更多。」

而在研發和選擇疫苗時,數據十分重要,「必須讓當局獨立評估數據,我們﹙藥廠﹚樂意提供數據,也樂意解答任何疑問。」Raj Bhatti續稱,該廠的RSV疫苗能夠在香港獲得如此快的批准,很大的功勞歸於監管機構可快速評估數據,以決定是否適合在香港推出。據資料顯示,Arexvy疫苗對於60歲以上並至少患有一種長期病的長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糖尿病和心臟病)的保護效力高達94.6%,而疫苗接種後的常見反應一般也屬輕微和短暫。

在研發和選擇疫苗時,數據十分重要,但須讓當局獨立評估。(圖片:Shutterstock)

港擁優勢 可助藥企攻大灣區

談到數據,不但可加強市民信心,也是藥企開拓大灣區市場的問匙。一直以來,不少內地人會透過「醫療旅遊」,來港接受醫療服務,包括疫苗接種,但Raj Bhatti認為,長遠不能依賴此模式,而且隨著中港進一步融合,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領先的城市,可以扮演更大的角色。

「香港有750萬人,整個大灣區的人口更接近一億,比許多歐盟國家還要多,是一個非常龎大的市場,如果能夠在這些人口中進行研究和開發,且迅速獲得數據,將非常有助於藥廠。」Raj Bhatti指出,GSK會與政府磋商,評估疫苗在大灣區使用的可行性,他建議或可先從灣區內的香港居民開始接種(先導計劃),再逐步考慮擴大接種範圍至灣區內的當地公民。「對於老年人來說,我們需要去他們所在的地方,提供可移動醫療服務,又或疫苗外展接種服務,甚至在鄰近邊境地區建立醫療設施。」

大灣區擁有專家及基礎設施,可望成為世界領先的生物醫學中心之一。(資料圖片)

他又指,大灣區擁有專家及基礎設施,具有潛力可以成為世界領先的生物醫學中心之一,倘香港研發成果及臨床數據,能得到內地官方一個相對快速的藥物審查及註冊程序,以便進入大灣區市場,勢可吸引藥企作更多投資和研發。「在適當監測的情況下,於大灣區人口中,對種族相若的人進行研究和DNA配對,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模式。」

Raj Bhatti補充,GSK已經與政府相關部門開會,就如何提升大灣區競爭力、如何吸引更多跨國藥企投資提出建議,他說︰「我們看到了未來大灣區長遠的發展機遇,所以正在努力,必須擴大作為研發中心的足跡,以吸引投資,留住人才,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