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料AI至2030年為環球經濟帶來15.7萬億美元貢獻

滙豐料AI至2030年為環球經濟帶來15.7萬億美元貢獻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市場對AI相關的投資機遇的興趣不斷增加。根據彭博行業研究報告,與AI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資產到2030年可能增長至350億美元。滙豐舉辦首個人工智能(AI)商業論壇「Pause or All In」,聚集公私營企業專家共同探討AI在今日和未來如何影響工作、生活、商業營運及投資機遇。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北亞區市場主管温國偉表示,AI對滙豐及客戶帶來新機遇,滙豐會繼續探討不同的新興科技對客戶及員工的益處。科技將進一步以更個人化的方式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但必須巧妙地應用,並充分考慮潛在風險,才能使相關技術長遠蓬勃發展。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區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預計,到2030年採納AI技術可能為環球經濟帶來多達15.7萬億美元的貢獻。

本港私人資產管理規模達9萬億 資金淨流入按年增3倍 監管擔憂減

撰文:劉凱欣
出版:更新:

私人財富管理公會(PWMA)與畢馬威今日(22日)發布共同编制的第9份《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乃香港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的轉折點,資產管理規模(AUM)重拾增長,錄得較前一年增長近3倍的強勁淨資金流入,資產管理規模增加至90,220億港元。

香港作為領先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依然強穩,受訪公司對監管的擔憂顯著下降。大部分公司視家族辦公室為日益重要的業務來源。多岸外包(multi-shoring)策略仍是客戶常用的風險管理策略。業界普遍認為,這有助香港的發展,而非帶來競爭風險。

報告顯示,內地依然是主要的財富來源。(資料圖片)

主要財富來源依然為內地

報告顯示,內地依然是主要的財富來源,但有21%的公司正瞄準東南亞的新財富渠道,另有15%的公司專注於中東市場。大多數私人財富管理公司對虛擬資產持「觀望」態度。

報告亦揭示人工智能(AI)對業界日益增強的影響。人工智能及生物科技成為客戶的強勁投資偏好。未來5年,以少於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財富領域,為目標的公司數量將會大幅增加,而人工智能將助力個人化服務,並降低獲取客戶的成本。

儘管面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央行利率變動及數碼變革等重大的經濟不確定性,但大部分受訪者,對未來5年的市場前景,仍持樂觀態度,特別是考慮到內地市場仍存在巨大的財富機遇。受訪公司預計,來自該地區的資產管理規模於未來5年將持續增長。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