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務壓力山大 專項債遭挪用將重創經濟復甦|伽羅華
美國債務上限最近鬧得熱烘烘,但很少人覺得是大問題,高盛估計民主共和兩黨很快達成協議,最終結果是削減佔GDP約2%的開支,周五美股亦偷步大升。反而,中國城投債問題更令人憂心忡忡,近日昆明城投債會議爆出一份內容嚇人的紀要,反映中國債務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有衝擊銀行系統穩定性之慮。
簡單介紹該份紀要內容,話說昆明兩家城投平台土地開發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土投)及滇池投資有限公司(滇投)近日兩筆將要到期的債券居然能兌付部分本息,沒有發生實質違約,惹行內人生疑。
為何昆明城投債惹廣泛關注?昆明被喻為城投債的新「五大天王」之一,其餘為柳州、蘭州、濰坊及遵義,這些城市發行的城投債因息率高而受網民關注,部分收益率甚至高近兩成,起底結果是這些市財政入不敷支,昆明與蘭州分別是雲南及甘肅省會,城投債違約更格外惹人關注,當中滇投是雲南省滇池流域水污染處理的唯一投資建設主體,省政府是不能不救,但又愛莫能助。
昆明為城投債五天王之一 債息高惹網民關注
紀要引述專家提到,為解決土投及滇投債券爆雷事件,由省財政部門協調昆明交通投資公司(交投)墊支1.3億元(人民幣.下同),實際是由交投名義向交通銀行預支一筆原用於高速公路的專項債撥款,另土投向社會募資3,500萬元,再由土地儲備運營有限公司撥付4,000萬元。
上述財政操作只涉資數億元,就已經讓昆明市大費周章,要拆東牆、補西牆來填數,值得關注的是,昆明債務只是中國地方債問題的冰山一角。《彭博社》近日引述美資投行高盛估計,中國政府債務總額約為23萬億美元(約162萬億元),這包括各省市設立的數千間城投平台的標準債及隱性債。
根據Wind數據顯示,雲南省存續債券主要集中在省屬國企和昆明市城投企業,截至今年4月23日,雲南省城投債餘額1,065.78億元,今年到期債務有200億元,其中省會昆明市有825.88億元,雲南省八成債務是來自昆明,可想而知昆明債務壓力山大。
市領導走訪上海城投求援 滬財政自身難保
其實昆明市政府早於2022年9月已求助省政府,但省政府其後表態,之前為挽救負債1,900億元的雲南康旅,已透支省裏大企的財政,暫時未緩過來。昆明市一位副市長甚至帶領一眾城投平台領導親自走訪上海城投,看看能不能幫補部分債務轉移。
雲南債務問題持續多年,一向由財政充裕的上海每年定點給與數千億接濟,但長達三年的清零政策拖垮了上海財政,金融重鎮自身難保,去年應付的幫補迄今未交到雲南省手上,令昆明市領導如熱鍋上螞蟻,於是想繞過上海財政部直接找上海城投,因以往上海財政部撥付的錢正是來自上海城投。
今次完成土投及滇投的兩筆債務部分本金兌付,只能暫解燃眉之急,但近千億的未償債務仍是省市政府的夢魘。據紀要引述專家稱,市政府未來不排除要挪用社保、醫保及公積金,要留意這只是專家隨口說法,可能是向中央曲線求援的委婉說詞,因為挪用公款不單違規,而且社保、醫保及公積金等可能要沽貨套現以填補資金缺口,還有城投債的買家大多是銀行及保險公司,一旦債市股市出事,拖累金融資產崩盤,將直接衝擊中國銀行體系。
若地方債大幅違約 將衝擊銀行體系
過去十多年,地方債違約時有發生,但牽涉到標準債卻是絕無僅有。標準債是根據四大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證監會、外匯局四部門制定的《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由城投平台作為發行主體,這類城投債可以在上交所、深交所和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違約會讓這些省市套上「老賴」之名,所以地方政府寧願不還隱性債,也不願標準債違約。
然而,去年12月城投標準債市場終於濺出第一滴血,遵義最大的城投平台遵義道橋宣布貸款重組方案出台,將156億元債務展期20年,前10年不付息,後10年還款,利率由原來的7.5厘下調為3至4.5厘,這樣還債方式只比「老賴」好一些。
標準債都可以作出20年展期、前10年不還息的重組安排,城投平台多邊措籌的非標準債或向社會募資的隱性債務,違約風險的不確定性便更高,有估計中國目前有60萬億元的地方隱性債。
財長劉昆表態不兜底地方債
今年初財政部官網就地方債風險問題,明確表態中央不兜底地方債的原則,做到「誰家孩子誰抱走」。財政部部長劉昆稱,要控制政府法定債務餘額為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下比例,地方隱性債務減少三分之一以上。要留意的是,他所指的法定債務不包括隱性債。
從昆明債權人會議紀要看出很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市政府挪用了交投的專項債撥款,雖然這件事遭到官方澄清,但紀要引述數據太契合現實,作假機會微乎其微,官方澄清更像此地無銀三百兩。
今年中國預算安排的新增專項債規模達到3.8萬億元,原本依靠這筆錢來推動今年中國GDP達到5%的官方目標,由於第一季經濟復甦已證明是虛火,加上出口表現持續下滑,近日人民幣匯價再跌穿7算關口,反映中國經濟已有通縮之慮。若這些促進經濟增長的專項債款被挪用,中國經濟重拾升軌將遙遙無期,恒指再試萬六點低位便不是天方夜譚。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