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保鬥法滙豐 AGM表決成新戰場 三大重點須留心|拆局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滙豐(0005)股東大會將於周五(5日)在英國舉行,以呂宇健( Ken Sir)為代表的小股東提出了兩項決議案,涉及檢討架構重組和每年固定股息,屆時將面臨表決。滙豐大股東、中國平安(2318)旗下平安資產管理,早已公開表明原則上支持議案。近日平安資管數度「叫陣」,發放不少訊息,但總括而言,有三點可留意。

重點一、由分拆改為戰略重組

平保過去不時對滙豐控股的業務提出廣泛的戰略性建議,以提高滙豐的長期回報。針對亞洲業務方面,平保的建議,由原來的分拆方案(spin-off),調整爲戰略重組(strategic restructuring)方案。平保認為戰略重組方案,完全可以解決滙豐的顧慮,包括關於環球價值、 營運成本、法律障礙等問題,亦能夠有效節省成本。

值得一提,平保的聲明没有具體談及重組方案的細節,包括指定的亞洲業務種類,涉及資產規模等,似乎留有一手,冀釋出和滙豐管理層「坐低慢慢傾」的態度。

滙豐的大股東中國平安(2318)已公開表明,原則上支持小股東提出的議案。(資料圖片)

重點二、強調保持滙豐控股地位

另外,不論是分拆亞洲業務的方案,抑或是戰略重組的建議,平保認為都要堅持一個大原則,就是滙豐仍然會保持對亞洲業務的控股股東地位,藉此保障現有的服務協議可以持續,並維持全球業務線的協同效應。同時間,平保明言,方案都將爲滙豐股東帶來巨大收益,包括釋放價值、 減少資本要求、提升長期效率等。

重點三、AGM只是開始 不是結束

股東大會將於周五(5日)在英國舉行,據消息人士指出,匯控的管理層傾向認為,當股東大會完結後,「關於分拆亞洲業務的討論理應告一段落」。

不過,平安方面則不表認同,似乎傾向繼續爭取和滙控管理層的討論,原因是平安的建議和小股東提出的建議不盡相同,平保堅持業務重組對滙控可以帶來明顯的優勢。

股東會召開前,匯控管理層似乎未敢「怠慢」。據外電指出,滙控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近數周,接連與主要股東,圍繞兩項小股東提出的議案進行討論。(資料圖片)

根據彭博的統計數據,現時平安以8.29%的持股量,位列滙控第一大股東;緊隨其後的是貝萊德,持股量為8.14%。至於排名第三及第四的股東,分別是貝萊德及挪威主權基金,持股量分別是2.91%及1.83%。

在股東會召開前,匯控管理層似乎未敢「怠慢」。據外電指出,滙控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近數周,接連與主要股東,圍繞兩項小股東提出的議案進行討論。當中,挪威主權基金已經表態,支持滙控管理層方向,反對分拆亞洲業務。

事實上滙控亞洲業務的定位,長期以來掀起股東熱烈爭議,全因其吸金力高,翻查年報,亞洲業務去年賺逾137億美元,相當於集團全年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超過78%,可謂是一隻「生金蛋的鵝」。今次英國的股東大會落幕後,相信爭論之聲仍難平息,只待「春風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