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內房貸款增撥備 鄭昆侖﹕持續撥備機會不高 年內或錄回撥

撰文:張偉倫 許世豪 古美儀
出版:更新:

內房企業財務問題,對銀行業資產質素帶來壓力,東亞銀行(0023)因而增加對內房行業的撥備,更導致去年盈利下降。不過管理層指出撥備最壞時間已過,並縮減對內房相關行業貸款佔比。渣打(2888)管理層亦表示已減少與內地房地產的貸款,並強調相關業務貸款低佔整體貸款組合的3%,風險屬可控。
有專家認為,從債價反映出投資者對內房企業信心已回升,相信銀行持續作撥備機會不高,甚至今年有機會出現回撥。

東亞內地業務錄稅後虧損

東亞於2022年業績公告內指出,監管行動對內地房地產行業構成嚴重打擊,並注意到近年內地監管機構日益關注該行業債務負擔問題,所以自2021年起開始減少商業房地產相關貸款,並與客戶緊密聯繫以減低風險。

該行又指出,由於去年多間內房企業面對資金流動性問題,因此加大對該行業撥備,導致全年盈利減少17.3%。

東亞於業績報告內進一步指出,去年香港銀行業務未扣除減值損失的經營溢利為54.04億元,金融工具減值損失34.95億元,除稅前溢利為31.52億元。內地業務未扣除減值損失的經營溢利為14.83億元,金融工具減值損失為20.88億元,稅前虧損3.54億元。

該行解釋年內香港業務減值損失增加23.7億元至34.95億元,與內地房地產拖欠還款問題在離岸貸款方面尤其顯著,若干規模較大客戶在去年第4季遭進一步下調評級,該行已就相關問題作適當撥備。

東亞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圖左)及李民橋(圖右)。

東亞內房相關貸款佔整體比率降至1成

內地業務方面,東亞指出房地產行業仍受壓,內房企業違約不斷增加,導致若干房地產客戶被東亞中國降級,減值貸款比率較2021年底增加1.21個百分點至2.75%,金融工具減值損失按年增加237.8%至20.88億元。

東亞於去年業績內指出,涉及內地業務中涉物業發展的貸款為383.39億元,涉及物業投資的貸款為109.18億元,兩者合共492.57億元。

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於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與內房有關的貸款撥備於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幅增加,更佔整體撥備七成,但見到內地政府對內房及經濟增長等都推出不同的支援措施,形容「撥備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

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補充,相關企業重組需時,不良貸款率於未來一段時間會維持較高水平。不過內地經濟已見復甦,當局亦推出多項樓市措施,過去一個月銷售有好轉,相信市場信心會回來,今年與內房相關的撥備水平亦會較去年低。他又指,過去18個月已降低內地房地產,尤其是民企的敞口(Exposure),與內房相關的貸款降至佔整體約一成左右,再下調的難度較大。

渣打去年為內房作出5.82億美元風險承擔

不單止東亞受到內地房地產行業轉弱的壓力,渣打(2888)亦受到波及。渣打指出去年作出信貸減值支出8.38億元(美元‧下同),按年增加5.75億元,當中對內地商業房地產風險承擔為5.82億元。

單計去年第4季,信貸減值3.44億元,其中對內地商業房地產風險承擔支出1.63億元,因主權評級下調作出的支出1.09億元。

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指出,該行去年已減少與內地房地產的貸款,內房貸款僅佔整體貸款組合少於3%,認為風險可控。

鄭昆侖料銀行對內房貸款或有回撥

對於內房貸款作撥備,善恆證券策略師鄭昆侖表示,隨著內房美元債債價近月回升去,反映市場對內房信心有改善,相信銀行需要為相關貸款持續撥備的機會不高,甚至有可能於今年出現回撥。

雖然內房問題有改善,但不應忽視香港的因素。他解釋,領展(0823)早前供股,「伸手」問股東攞錢減債,或反映領展未能出售物業去籌集資金,意味物業的資產價值出現下跌,銀行亦會因為資產質素轉差,反而有需要就此進行撥備。同樣近日見到不少土地流標,反映企業投資轉趨保守,亦有可能影響貸款增長。

他指,情況仍有待觀察,特別是通關後香港經濟恢復的程度,以及內地人是否來港置業等,但從股價去看,中銀香港(2388)、恒生(0011)等著重香港及內地生意較多的銀行股,升幅或較大市以及國際大行如渣打(2888)及滙控(0005)等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