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斷臂 Sharp賣身 日本4大電子巨企為何敵不過互聯網?
受美國核電業務拖累,因而錄得巨虧的日本百年老店東芝(Toshiba),近期頻頻宣布變賣「家當」,企圖斷臂求生,結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東芝「殞落」,再次令市場意識到昔日風光無比的日本消費電子品牌近年集體「下沉」。除了飽受財困消息影響的東芝要頻頻「賣家當」之外,聲寶﹙Sharp﹚去年早已「賣身」予台灣鴻海集團,成為日本第一間被外資企業收購的大型家電公司。至於索尼(Sony)及松下電器(Panasonic),狀況一樣不好過,前者首3季淨利大跌逾8成,後者亦預期全年盈利倒退2成。
由70年代起,「日本製造」的消費電子品牌開始備受國際讚譽,創造了不少個「第一」,例如Sony於1979年推出世界第一部Walkman,開啟了「隨身聽」的音樂世代;又如聲寶於2000年開發了全球第一台能對應數位高畫質的全彩 28吋液晶電視,引領電視機進入一個更「薄」的時代。但為何互聯網時代來襲之後,日系公司在電子消費市場集體節節敗退,只能龜縮於本土市場,英雄遲暮?
元凶一、成也「匠人精神」 敗也「匠人精神」
其實,日企並不缺乏創新精神,欠缺的是尋找「藍海」的突破性思維,不能對行業進行前瞻性把握,因而錯失世界潮流。日本的「匠人精神」之所以著名,是因為要求將產品的細節都做到極致,於舊有的技術之上再加以改良,提升到「極致」。情況就好像索尼推出的第一代隨身聽 Walkman系列,不斷由原本技術進行改良,由磁帶機、CD﹙Compact Disc﹚到MD﹙(MiniDisc)機,但當蘋果於2001年推出第一代iPod後,市場開始驚覺索尼早已錯失數位音樂時代的浪潮,失去音樂播放器的領導者位置。
元凶二、忽視發展軟件帶來的商機
蘋果、微軟及騰訊等國際科網巨頭,都意識到現今世界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發展軟件、平台才有更高的利潤率,而且要建立屬於該公司的生態圈,就更能夠鎖住顧客的後續消費,所以紛紛發展電子商貿、雲端及AR等技術,透過不斷推出屬於該公司的新技術,以留住顧客。但日企未有認識到發展軟件的重要性,更加未能建立到結合硬件及軟件產品的生態圈,所以只能在競爭日趨激烈、毛利率不斷下降的硬件生產一環苦苦支撐,同時又要面對顧客隨時流失的風險。
自內地改革開放市場後,釋出大量廉價勞動力,令到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而日企雖然都有在內地投資設廠,但長年累月之後,內地及韓國電子品牌的產品在生產質量上已經追趕到日本。在日本產品日漸欠缺獨特性下,而形成一個純價格競爭的市場,在生存空間不斷縮細下,日企便面對重大威脅。
好像製造了日本第一台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的東芝,於2015年底發出公告,表示將結束在日本以外的電視市場的自主研發、銷售和經營。
元凶三、社會大部分資源被大企業「壟斷」
在日本職場文化中,社會大部分資源都會被大型企業所吸收,而日本強調集體主義及領導權威,容易出現上司「大哂」的情況。而作為下屬又要強調向上司服從,以致創新念頭容易被整個制度所扼殺。
另一邊廂,「轉身」較快的小型企業如果只專注某一類產品,就注定在日本社會難以生存。但在互聯網年代,縱觀許多科網企業都是由小企慢慢發展而起,因為小企從創意想法到真正落實的過程中,成本都會較大企為低,所以小企就更容易作出嘗試。雖然市場有不少失敗例子,但如果該小企得到市場上認可,就會出現爆炸性增長。好像2004年創立於美國的社交網絡平台Facebook,初期只是一間「蚊型」公司。如果搬在日本就難以生存,可能在起步階段已經被社會淘汰,但Facebook現時市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國際知名的科網企業。
日本大企自身難以創新,又難以尋找小企去入股以更新公司產品,以致產品較國際市場落後。
元凶四、日企失本地市場領導
雖然每個市場都應該有其獨特性,日企總是會針對日本用戶生產特殊規格的產品,例如智能手機及家電用品。不過,日本經濟自90年代泡沫爆破後,進入了「迷失二十年」,人口老齡化的結構性問題長期困擾日本,日本經濟進入了「市場需求不足—創新弱化—市場需求不足」的惡性循環。單單依賴「內需」已不能成為長遠的發展策略。
與此同時,外國品牌亦開始攻進日本國內。去年第四季,iPhone在日本的市佔率已突破60%,為日本市場的首位。而日本版iPhone 7採用特別晶片,令手機能綁定當地數十種交通票券,以配合日本特殊的電子支付生態系統,令到蘋果更易打入日本市場。
當外國企業生產出迎合日本市場的產品後,日本的「獨特性」就會被打破,日企自然就會失去競爭力。而在日本市場通用的產品亦受制於規格問題,產品難以在海外流行。去年,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機品牌生產數量排名,首三位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日本品牌無一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