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高峰論壇|李小加:倡創新方式 化解小企資金不通難題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2於今日(8日)舉行,滴灌通集團創辦人及主席李小加在「接通內外循環 打造多元樞紐」的主題分享時稱,多年來香港的金融改革及推進,多次滿足了中國的發展需求,例如中港股市債市的互聯互通機制,解決了境內及海外資金雙向流動及投資的難題。展望未來,認為香港的金融發展,宜探索化解中國以至世界經濟體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大金融及小企業之間資金不通的問題。

他指出,在現時社會的大金融模式,是參照華爾街的機制,支持企業擴大及上市集資,然而,卻無法協助小企業獲得資金。不過他認為,未來的金融市場發展,不應只着重集資,同時要支持「散資」。中國從事消費的小企業,對中國就業市場貢獻最大,因此應協助小企獲得資金發展。他指出其在本港創辦的「滴灌通」,正是要將國際資本,一滴一滴地輸送到內地小企業,以化解小企業資金不通難題。

他提及,「滴灌通」今年已投資逾1,700家小微實體門店,遍及120個品牌,平均而言目前投資每間小店項目為38萬元,然後,透過內地全面的電子化支付機制,向小店取得收入分成。北京、上海、內蒙古、廣州的小店的回收額各有不同,視乎當地經濟發展。通過資金回收機制,可以精準地了解及分析中國各行各業的經營狀況及盈利能力。

李小加籲港股設立基礎生命指標 冀日後可處理「世界貨、中國錢」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滴灌通聯合創辦人﹑港交所(0388)前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中國國際金融論壇香港峰會時指出,過去港股市場集中於處理「中國的貨﹑世界的錢」,期望日後可以處理規模更大的「世界的貨﹑中國的錢」。同時指出要保證國際資金對中國市場有最基礎配置,港股亦應設下「基礎生命指標」,如每年至少融資不少於1,000億元﹑日均成交不少於1,000億元,方可以促使港股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市場。

李小加又指出資本並無國界或文化民族之分,是受恐懼及貪婪驅動。中東等新興市場與歐美資金本質上並無分別,各有產業發展需求及風險偏好,又指出香港要爭取海外資金在市場有最基本配置。

中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發展已有10年,李小加亦是推手之一。他指出滬深港股目前已走了一半,另一半是新股市場,惟需要內地市場能承受相關新發展。他又指出中國為各大資源及能源國的主要消費方,若內地資金能南下,可吸引有關企業來港上市。

中美關係如同兩艘船

對於特朗普回歸白宮,李小加指出中美關係如兩艘船。香港作為中間的橋樑,必然會經常有搖晃,認為特朗普重新上台對內地及香港帶來第二次浪潮。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