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清零政策變天 中概股本周升勢未盡|伽羅華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上周最「核彈級」大事不是朝鮮半島的兵凶戰危,也不是對供銷社與「公私合營」等共富陰霾的恐懼,能勉強與之堪比的是共和黨大有重掌參眾兩院之勢,但論震撼力也有所不如,更不要說美聯儲主席亦鷹亦鴿的表態,以及馬斯克入主推特後的雷厲風行,這個核彈級事件就是天怒人怨的動態清零政策或要變天了。

全球股市中,港股受中國經濟下行及清零政策重創,跌幅最深,所以一旦政策退場,港股反彈力度最大,周五恒指及恒生科指分別升5.36%及7.54%,全周分別升8.73%15.63%,前者創逾十一年的最大單周升幅,後者更創升幅紀錄,在美港股ADR亦升勢未止,滙控ADR較港股周五收市再升6.6%至44.2元,中概股騰訊及美團較港分別升1.6%及2.6%。

清零政策退場已不是空穴來風,近日內地已開始全網「教育」民眾,稱新冠後遺症狀輕微且短暫,不足為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學前首席科學家、現職中國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專門委員的曾光於周五(4日)亦表示,動態清零政策將在「未來五至六個月間發生重大改變」,反映當局正為政策退場造勢,希望挽回外資在華投資信心。

要留意的是,這些放風都在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期間刻意營造的友好氣氛,肖爾茨是二十大落幕後首位訪華的西方領導人,他反對與華脫鉤,謀求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但清零政策是外資加大投資中國的最大障礙。

不過,港股要重上二十大前萬八關水平,還是要看中國復常的步伐,以及受清零拖累經濟下行程度,而且更要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取向。

港股反彈力度最大,全周分別升8.73%15.63%。 (張浩維攝)

美就業報告半憂半喜 還看本周CPI重磅數據

周五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反映就業市場依然緊張,10月份增加了26.1萬個工作崗位,優於預期的19.5萬個,失業率從3.5%微升到3.7%,平均時薪卻較10月增長0.4%,高於市場預期,相信與人們就業意願疲軟有關。

市場對就業報告數據解讀不一,新增職位及時薪增加對美股屬利淡,但失業率上升卻屬利好,讓連跌四日的美股終於一反頽勢,道指、納指及標指分別反彈1.26%、1.28%及1.36%,分別收32,403、10,475及3,770,目前投資者解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言論,就是放慢加息步伐,但有可能將明年峰值目標設於5厘以上,壞的可以是「溫水煮蛙」式加息,好的是讓加息路徑更能因應通脹變化靈活走位。

離12月美聯儲議息會前,美國還會公布兩次月度通脹數據及一次非農就業報告,包括本周四(10日)的10月份CPI數據,市場預期為6.5%,9月份為6.6%,它將成為本周市場考量美息走勢的重要指標之一。

港股近日表現雖然有色,但負面消息仍多,單單香港社會復常步伐太慢,已令恒指升勢受壓,本季經濟就算不致於第三季收縮4.5%般災難表現,但肯定不如頭號對手新加坡的亮麗表現,要達到疫情前水平,更是長路漫漫。

. (AP)

港復常步伐慢 金融峰會聲勢不如新加坡

香港舉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曲中人散,先不論至少5名金融界巨頭缺席,但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行長易綱都沒能親身出席,只有易綱及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等視像撐場,僅200多名金融機構負責人出席,比較新加坡「金融科技節」有850多名專家演講,有來自110多個國家涉2,000個組織參與,聲勢完全被比下去。

上周內地市場不乏爭議性話題,而且大多偏淡金融市場,其中有改革開放前的供銷社及「公私合營」2.0版本赫然重回人們視線,導致中港股市表現大幅波動。

首先,象徵「共富」的全國供銷社被形容強勢回歸,就像是發現的新大陸一樣,其實供銷社早於2013年已經回歸,至去年供銷社銷售總額僅6.26萬億元,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萬億元的一成四,說多不多,少也不少,但其涵蓋產品多屬中低端,只能照顧基層民生的需要,要求國營的供銷社擔當全社會統購統銷的重任,以其管理規模及營運效率根本力有不逮。

當然,如果禁絕所有民營投資及市場經濟,或是中國進入戰時狀態,物資極度匱乏下,以「大鑊飯」作招徠的供銷社便可一企獨大,但這只會扼殺社會生產力,更為左支右絀的財政再挖一個巨坑,將經濟推入死胡同。

上周中國市監局批准聯通與騰訊設立「混改新公司」。﹙資料圖片﹚

騰訊聯通混改合作 惹市場經濟退場憂慮

更加吸引人們眼球的是,上周中國市監局批准聯通與騰訊設立「混改新公司」,被視為二十大後「公私合營」政策提速上馬的徵兆。

與供銷社一樣,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強行收民企股份,將私產劃歸國有,有了這段公私合營運動的不光彩歷史在前,加上「共富」及「國進民退」大政策在後,令人不得不有改革開放走回頭路、市場經濟退場的擔心,但現在推行的公私合營政策,有很多客觀現實令它很難走70年前的老路,特別是有一大群既得利益者曾經享受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要完全與全球脫勾,只靠一個內循環撐起全國經濟,箇中難度並非大家想像。

在內地,混改方案一向是國企改革為導向,目的是借引入有競爭優勢的戰略投資者,發揮規模效應,提升國企的競爭力,減低其對政府財政的依賴。

聯通早於2017年8月所披露混改方案,已經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及京東等多家互聯網公司參與,其後騰訊與聯通的合作主要圍繞邊緣計算、車聯網、高精度定位等技術領域,今次騰訊與聯通合組混營新公司,可以說是兩者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基礎。

民企騰訊市值高峰時超過7萬億港元,暴跌後仍高於2萬億港元,聯通港股與A股的市值都僅超過千億元,就算真的合併,都是以騰訊為主導,除非政府立意將騰訊資產收歸國有,這便不是公司合營的真正目的了。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