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會舉行在即 資金以腳投票 港金融中心地位臨挑戰|伽羅華
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於本周三(2日)舉行,金管局以「Hong Kong is Back」口號,希望帶出復常訊息,在該局努力下,成功力邀不少金融界重量級人物來港撐場,但二十大後中國政局劇變,市場擔心政策對資本不友善,紛紛以腳投票,港股跌穿萬五點,重回1997年時水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往香港享受中西方如魚得水關係的紅利,如今中國大陸受美國霸權處處壓制,在中美全面對抗下,香港陷入「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的困境。在某些金融環節,香港已被頭號競爭對手新加坡超越,國際金融中心排名被擠出三甲,由以往「紐倫港」變成「紐倫坡」。
國際清算行(BIS)上周四公布的三年期調查顯示,香港外匯交易的市場份額被新加坡拋離,按4月份計算,香港市佔率較三年前跌0. 5個百分點至7.1%,期內新加坡增加1.7個百分點至9.4%,倫敦雖然流失5. 1個百分點,但依然是全球最活躍的外匯交易中心,佔38.1%,美國市佔率為19.4%,排名第二,期內增加2.9百分點。
BIS稱,在多年低迷之後,由於通脹衝擊促使各國央行加息,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擾亂了金融市場,貨幣波動率飆升,4月份的平均每日交易額增至7.5萬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14%。至於香港外匯交易市場份額下跌,BIS解釋是很可能與防疫封禁措施有關。
無論美元霸權如何受到質疑,但它依然是全球貨幣市場的主心骨,涉及約88%的貨幣交易,過去十年美元地位無可動搖,歐元的份額從三年前的32%降至約31%,人民幣交易量增幅最大,佔7%市場份額,排名第五,高於2019年的第八。
人民幣兌港元跌至一算機會大
近期人民幣匯價屢試低位,但交易量卻大增,這並非好兆頭,意味人民幣的市場沽壓非常大。
內地經濟受清零防疫措施重創,加上產業政策不明確,熱錢出逃中國日趨嚴重,人民幣匯價跌至15年低位,離岸人民幣最新報1美元兌7.27,要跌至人民幣兌港元1算水平已非天方夜譚,相對美元,人民幣今年迄今僅跌一成二,遠低於亞洲兩大貨幣日圓及韓圜,基於三者經濟相關度不低,人民幣追跌的壓力相當大。
然而,若然人民銀行在此時入市干預,有可能虛耗外匯將以數千億美元計,重蹈2015年外匯儲備一年內流失萬億美元的覆轍,倒不如靜觀其變,有序讓人民幣跌至一算水平。
目前中美息差已擴闊至超過1.5厘,加上內地經濟因清零政策持續不景,外資正與史無前例的速度流出中國市場。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本月初公布數據顯示,9月份外資流出中國的金額為14億美元,過去八個月總計外流982億美元。人行若此時沽美元買人民幣,托市效果便如泥牛入海。
目前美國11月加息75點子的機會很大,就算12月只加息25點子,今年美息已由零息暴增至4厘,但港息僅9月份象徵式加12.5點子,所以追加兩至三厘也不令人意外,否則在資金持續流走下,本港銀行結餘可能只需數月時間便由現時1,001.6億元清零,港息上調將有助減緩資金流入速度,當然結餘變負以往都曾出現,只是對投資者有心理衝擊而已。
政府分裂百分百利好美股 標指年回報14%
另邊廂,美國11月8日中期選舉臨近,美國鷹派官員似有默契地集體噤聲,中間派卻放出鴿派訊息,這無疑是聯儲局正在管理市場過份悲觀的預期,但也令人聯想到是為選舉前後營造良好氣氛,近期選情重新聚焦回經濟與通脹的議題,愈來愈多跡象顯示,民主黨可能喪失對參眾兩院的控制,造成美國拜登政府施政受到共和黨制肘的局面,但歷史告訴我們,當美國政府陷入分裂,美股表現向好的機會為100%。
自1946年以來,標指在19次的中期選舉後12個月內全部都錄得進帳。而據RBC資本市場統計,自1932年以來每當政府分裂時,標指平均年回報率為14%,在民主黨總統掌政、共和黨控制國會的情況時為13%,但當民主黨同時控制總統職位和國會時,比例僅為10%。
今年以來標指已跌至熊市邊緣,反觀道指挾著復常勢頭,今年跌幅已收窄至一成,表現優於今年跌幅三成的納指及一成九的標指,標指有了兩成跌幅坐底,只要明年美息見頂,加幅亦較稍緩的話,市場自然熱切期望未來一年標指會錄得正回報。
美息向上不利科技股,幸好蘋果公司第四季財報力挽狂瀾,季度收入創紀錄達901.5億美元,按年增長8%,淨利潤207.21億美元,按年增長4%。雖然蘋果公司季度收入增長放緩,服務業務盈利表現疲軟,季績只較市場預期略優,但對於尋求優質股以避過潛在衰退風險的投資者而言,蘋果公司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資金在季績公布後蜂湧入市。
蘋果季績耀眼 單日暴升7.6% 力挽納指狂瀾
蘋果周五股價單日升7.6%,收報155.74美元,市值單日暴增1,760億美元,是自2020年4月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天,帶動納指升2.9%,收報11102.45,道指與標指分別升2.59%及2.46%,分別報32861及3901,馬斯克收購Twitter的交易塵埃落定,Tesla股價收228.52美元,暫時脫離52周低位200美元的危險水平。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金融市場仍未擺脫高通脹的陰霾,9月份PCE物價指數年增6.2%,雖然連續三個月放緩,但只略低於預期的6.3%,而且受美聯儲重視的通脹指標核心PCE物價指數(撇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後)按年升5.1%,為連續第二個月增速,仍然為美聯儲大幅加息提供理由,在美息政策未明朗化下,追入已累升不少的美股要小心為上,美股仍未擺脫熊市反彈的格局。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