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活化GEM=鏡花水月? 業界齊撐 惟指特專科企門檻離地
【施政報告2022/施政報告/李家超/GEM/家族辦公室】特首李家超昨日(19日)公布上任後首施政報告,在有關對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的篇章,當中提到一系列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的措施,包括修改主板上市規則方便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構思活化 GEM(前稱創業板)、為合資格家族辦公室提供稅務寬免等。
其中,GEM 的問題根深柢固,形象欠佳之餘,成交欠奉,金融界別人士均認為問題難以解決,但樂見政府正視問題,希望能助中小企日後能透過 GEM 集資,提供更多融資渠道發展。
李家超上任後發表首份施政報告中,除了一而再強調人才政策之外,亦有不少篇幅關於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當中,港府計劃構思活化 GEM(前稱創業板),為中小型及初創企業提供更有效融資平台。
本港 GEM 近年愈來愈冷清,去年更陷入只有 1 家公司在 GEM 上市的窘局,可謂半死不活。今年特首李家超便將 GEM 的問題搬入施政報告,根據政府消息人士指,活化 GEM 的關鍵在於探討由 GEM 轉主板的條件。
GEM 轉主板規則更清晰 中小企更放心上市
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稱,如果從轉主板條件的角度去探討活化 GEM ,是值得支持。他以報考大學為例,當學生無法考上大學,但如果一些大專或IVE課程能夠接駁上大學,便有更多人考慮由 GEM 轉主板。
他又指,如果遊戲規則更清晰,業界便可以更放心建議中小企在 GEM 板集資,讓他們能夠由細做起,日後再轉主板上市,無須苦等達主板規模才在聯交所集資。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指, GEM 的問題是長期而且困難,從今次施政報告可見,政府是重視這個問題。對於如何活化,李惟宏認為有需要在 GEM 上市及交易兩方面同步激活市場,以解決在 GEM 上市後無成交的問題;而他認為探討轉主板的條件亦重要,始終目前兩者距離差太遠。
至於要解決現存的 GEM 上市公司成交疏落的問題,李惟宏相信問題不易解決,建議可參考雙幣櫃台免除莊家股票印花稅一例,給予市場更多誘因,讓莊家及市場參與者更願意投入市場,才有望激活 GEM。
活化 GEM 無容置疑 同時要完善上市機制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認為,香港作為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市架構多元化是無容置疑。他以美國納斯達克為例,該市場規模龐大,故分為三個層次,讓不同成熟階段的公司都能夠按資格上市,成為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不同元素。
歐相信,如果政府能夠活化 GEM ,將會對中小型及初創企業帶來更多集資機會,而香港亦可以利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支持本港發展成為科創中心。
近年,GEM 為人詬病的是流通性不高,又缺乏市場參與者。歐振興認為,要活化 GEM 的同時,必須要有完善的上市機制,除了讓公司因應發展階段轉板之外,同時要有相應的退市機制,以及場外交易作為成熟的配套。
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亦認為,活化 GEM 絕對是好事,始終 GEM 的功用是讓一些未達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能夠上市集資。他提到,過去 GEM 板表現不濟,「名存實亡、無人來」,若然港府能夠活化 GEM,相信可讓不限於科技企業的傳統公司能夠在港上市集資。至於實際如何活化 GEM,黃明偉直言,「且看港交所(的改革)。」
未提設「科技板」 港交所諮詢允特專科技上市
上市公司商會一直提倡設香港設立「科技板」,以吸納內地科企上市。雖然今次施政報告未有明確設立「科技板」,亦對此有所回應,稱港交所於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規則,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而港交所在今日發表諮詢文件,就允許特專科技公司港上市諮詢公眾。
參考相關諮詢文件,特專科技公司將分為已商業化公司及未商業化公司,其中已商業化公司上市時預期最低市值為80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特專科技業務所產生的收益至少2.5億元。黃明偉認為,以80億元市值規模的公司,差不多要做到2.5億元收益,又指這批公司需盡早吸納,還看諮詢後會否放寬有關要求,讓企業更易符合上市要求。
特專科企150億市值門檻 有業界不看好
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則大力反對有關諮詢建議,指出「已商業化公司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市值為80億元,未商業化公司為150億元」是不切實際,「試問有哪些公司未商業化卻有150億元市值?其次,有這樣的規模為何要選擇在香港上市?」
他又稱,明白聯交所也是經營一門生意,這些特專科技公司的確有可能高風險高回報,但不理解為何要設下如此高門檻,坦言有不少規模較細、可能在做再創造(Reinvention)的公司一樣有其投資潛力,不一定是「射火箭上天」才是大生意。
立法會議員李惟宏則認為,港交所提出的諮詢建議,應該已有目標對象,但業界或會認為門檻始終偏高。他表示,將收集業界意見後,再向港交所提交諮詢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