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放緩 壞賬激增 內銀急「搬龍門」谷盈利?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內銀面對利潤放緩,壞賬上升的問題,盈利前景不被看好。﹙Getty Images﹚

中國銀監會2月16日公布數據,指商業銀行2015年淨利潤1.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2.43%,年末不良貸款率則連續10季上升,至1.67%。

面對利潤「龜速」增長,壞賬風險持續升溫,內銀被指急「搬龍門」催谷表現。一方面,《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國務院正考慮降低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由目前的150%降至120%;另一方面,內銀又被「踢爆」將放貸資金列作應收賬款,而非貸款項目,避開更嚴格的監管,恐埋下高達1萬億元的潛在損失。究竟內銀刺激利潤的方法能否奏效?

「搬龍門」手法一︰削減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

所謂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撥備覆蓋率」﹚,即銀行為不良貸款所作的撥備,150%意味當出現100元不良貸款,銀行便要作出150元的撥備。截至去年底,國內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升至1.27萬億元,貸款損失準備餘額則為2.31萬億元,因此撥備覆蓋率為181%。

星展唯高達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估計,如果內銀把撥備覆蓋率調低30%,可以令利潤上升13%。不過,她認為,內銀不會大減該比率,「目前內銀都比較審慎,傾向做多一點撥備,所以,利潤提升空間會少於13%。」

更重要的是,所謂提升利潤,只是會計上的處理手法,並非「真金白銀」的收入。由於銀行會先計算淨利息與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得出營業收入;然後再扣除減值損失,才得出稅前利潤,「降低撥備覆蓋率,令減值損失減少,稅前利潤按年比較因而上升了,但實質上銀行並無做多了生意。」陳姝瑾解釋。

 

降低撥備覆蓋率,令減值損失減少,稅前利潤按年比較因而上升了,但實質上銀行並無做多了生意。
星展唯高達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

中國銀河國際銀行及保險業分析員王志文亦稱,內銀的不良貸款(NPL)持續上升的趨勢不變,降低撥備覆蓋率,會計上可騰出利潤空間。

「搬龍門」手法二︰將貸款列作應收賬款

另一邊廂,《彭博》報導指,內銀透過信託或資產管理項目來放貸,巧妙地將資金列作應收賬款,而非資本要求更嚴格的貸款項目,避過監管。德國商業銀行警告,這種做法可能在5年內造成高達1萬億元人民幣之損失,疑似是另一信貸「黑洞」。

陳姝瑾拆解有關做法指,銀行透過與信託公司合作,向外放貸,銀行作為「優先方」享有一定回報保證及風險緩衝。她舉例指,銀行出資100元,信託公司出資30元,向外放貸100元,銀行享有固定的回報率,多出的則歸信託公司,而風險主要由後者承擔,「萬一貸款出問題,銀行將優先收回本金,原則上即使僅收回70元本金,銀行都不用蝕,因為還有信託公司的30元作緩衝。」

 

內銀現時估值,反映的是不良貸款率達到10%的水平,遠高於目前的1.67%,市場過度悲觀。
中國銀河國際銀行及保險業分析員王志文

陳姝瑾指出,國內銀行把這類貸款列作應收賬,一般都有做撥備,但程度不一,視乎個別銀行對風險的態度。她續稱,2014年這類貸款的規模十分巨大,構成風險,但過去一年,規模已縮減了不少,目前這類資產佔內銀總資產的4至5%。

德國商業銀行警告,內銀將貸款列作應收賬,可能醞釀另一信貸危機。﹙Getty Images﹚

內銀股價反映10%的不良貸款率

「搬龍門」未必有效,陳姝瑾指出,今年仍然是內銀困難的一年,由於息差收窄,人工成本上升,利潤增長可能只有單位數,介乎0%至5%之間。

中國銀河國際分析員王志文認同,內銀今年增長乏善可陳,但目前股價低殘,是不錯的長期投資選擇,「內銀現時估值,反映的是不良貸款率達到10%的水平,遠高於目前的1.67%,市場過度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