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闆平買918 拆釘救殼之路 緊湊過《生死時速》|刁佬
上回講到「國能香港」本打算弄間布拉格酒店滾大「918」新冒起的物業投資業務,完成後便可讓那食之無味的服裝銷售生意正式退場。誰知退場退得太快,退到由半年做約1億元的生意,大幅跌至僅43萬元。大家沒看錯,刁佬也沒說錯,服裝板塊半年只得43萬元收入,那已不是一般的「悲催」,莫說是上市公司,就是樓下隨便一間茶記一個星期生意都比你好,這就不能怪聯交所用「13.24」祭你旗了。
張老闆兩折買入「918」七成股權
另一邊廂,男一號張老闆於2018年8月入場,當時他以約8,700萬元作價買入「918」約70.47%股權,殼價僅約1.2億元,相比起兩年前「國能香港」購入「918」時的7.2億元殼價,足足差了6億元。無辦法,一來市況不同,國內資金來港沒以往鬆動,二來好好一間屋,這兩年又燒炭,又僭建,又被人用作一樓一,現在還成為了銀主盤。無錯,「國能香港」名下這批股票早前已被清盤官接收,成為Distressed Asset(不良資產),價錢自然跌破「惠康至抵價」。
價錢是實惠,但這批貨不是人人食得起,皆因「13.24」這口釘不容易拆,能用的方法也不多,要令一家「沒有足夠業務水平」的公司回復「足夠業務水平」,說白了,不外乎是買現成的,或做好現有的。
救殼兩大方法分別
買現成的,方便、快捷,當然是好,但中棍「13.24」的公司本身就盤子小,孱過孱仔明,隨便一個收購都是VSA,認真虛不受補。當收購變成VSA,甚或Extreme VSA,那費用、時間,和不確定性都會幾何式增加,本來方便、快捷的方法就不再方便、快捷了。
那就做好現成吧。亦不容易,因每隻殼的業務都有其獨特性,往往不是金主熟悉或了解的,正所謂「隔行如隔山,識金融未必識賣衫」。私人公司還好,找個思路靈活又「敢於任事」的會計師,總能在「牀下底」弄張貨單或一紙合同,轉眼便「假作真時真亦假」,幻化出涓涓「流水」賬。但去到上市公司層面又是另一回事,先是財務賬需要披露,再來聯交所和證監會亦金晴火眼,去到簽名的審計師也更有規模,不會像「陳李張黃何」般容易過關,故要短時間做出成績殊不容易。
要成功復牌 18個月內達高要求
這口釘已難拆,還不能拆得慢,因為一旦中棍「13.24」,都會好快被停牌,如停牌18個月都拆不了釘便會被除牌,認真緊湊過「生死時速」。
至於甚麼才算是足夠收入?聯交所指引說「13.24」屬質量性的測試(Qualitative Test)而非單純數量性測試(Quantitative Test),即是話你知不設Model Answer,費事你拿Marking Scheme來上訴,但還是有腳影捉,以刁佬過往處理相關案例經驗,如果上市公司做不到(i)1億以上收入;(ii)1,000萬以上利潤;及(iii)健康的現金流, 一切免談。
當然聯交所不會要你一步到位,這太強人所難,但最少要交到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大家不要看輕「切實可行」這四字,首先要具備確切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其二是已跟有關方簽訂實質業務協議,最後需開始錄得持續業績(Consistent Track Record)。如果只有框架性經營改善計畫或「西門吹雪」式的意向書,閣下可以安排出院提早放棄治療了。
由於上述要求甚高,市場上很少公司最終能成功復牌「破地獄」。可是我們男一號張老闆就不是普通人,兩年時間便令「918」華麗轉身,刁佬下文再續。
簡介:遊走在中環黑白之間,自覺是個穿著西裝的古惑仔,在波詭雲譎的金融市場中,鑽研刀不血刃的秘訣。
更多「刁場奇幻錄」︰
918速變死殻緣由 做刁安全系數爆燈 卻遭港交所彈弓手?|刁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