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正:香港保險密度比大灣區高約10倍 正朝「跨境保險通」邁進

張雲正:香港保險密度比大灣區高約10倍 正朝「跨境保險通」邁進
撰文:梁翠麗
出版:更新:

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於「金融科技周」上表示,現時有93%的人壽保單,是透過傳統方式投保,金額佔了所有保費的96%。目前大灣區內保險滲透率低,更具有巨大增長潛力,表示初步保險公司在大灣區內設立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未來會開拓「跨境保險通」。

張雲正表示,香港保險密度比大灣區高達約10倍,而滲透率則比大灣區高約3.5倍。「跨境保險通」能夠幫助在大灣區及港澳地區頻繁來往的人士,讓投保過程簡化,並且應為他們推出相應保險產品。

由於中港法律制度有差異,因此「跨境保險通」需要兩地需監管協調,而疫情亦加深了2017年所推出「保險科技沙盒」的發展。政府近期宣布與內地連接的一站式沙位盒聯網,將有助處理「保險通」所面臨的困難。

張雲正又指,已經為保險業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成立工作小組,爭取2022年開始展開進程,以推進業界的創新和合作。他鼓勵業績應積極表達興趣,並且就著潛在的應用場景提出建議。


李家超:香港引領全球保險業發展 大灣區為保險市場提供機遇

撰文:何夏怡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0日)出席保險業監管局舉辦的「 亞洲保險論壇2024 」時表示,香港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及資產與風險管理中心,在引領地區以至全球保險業發展發揮關鍵作用。他指明本港保險業的發展前景,包括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等保險科技的加持將促使業界增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對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有幫助。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0日)出席保險業監管局舉辦的「 亞洲保險論壇 」並致辭。(政府新聞處)

認為技術創新是保險業增長的關鍵推手

現時有約160家授權保險企業,當中有6家屬全球十大保險公司落戶香港,三大國際保險集團亦選擇香港作為管理基地。李家超指,這充分體現香港持續吸引全球最著名保險公司和投資者,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保險業樞紐的優勢。

他續指,科技創新將成為本港保險業的關鍵推動力,香港致力推動業界科技和數碼轉型,業界在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等保險科技的支持下,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益處,同時保險監管機構亦正營造有利創新的環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0日)出席保險業監管局舉辦的「 亞洲保險論壇 」並致辭。(直播截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祁斌(左三)、保險業監管局主席姚建華(右三)、保險業監管局行政總監張雲正(右一)今日(十二月十日)出席亞洲保險論壇2024(1政府新聞處)

指灣區為本港保險業帶來機遇

李家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為本港保險市場帶來機遇,對區域一體化和市場互聯互通有幫助。他舉例隨著「港車北上」,業界可推動汽車保險實現市場互聯互通;另外,港人退休後到大灣區生活的機會增加,他鼓勵業界探索創新的跨境保險產品,滿足兩地居民和企業需求。

李家超表示,保險業監管局明年將審查基礎設施投資的資本要求,旨在幫助保險公司分散資產並支持大型項目;特區政府亦將繼續推動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保險業務,透過創新力量,讓香港成為更具吸引力的保險和風險管理基地。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