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文:要求金融業2023年前按框架作氣候變化披露

撰文:劉紹蘭
出版:更新: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環境、社會及管治與綠色金融機遇論壇」致詞時表示,全球氣候暖化速度越來越快,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的共識,各國政府都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尤其是亞洲地區,沿海地區多,且擁有非常龐大人口和經濟規模,因此所受的影響不少。

籲企業先做好風險管理 提高透明度

余偉文指出,企業應做好兩大風險管理,一是實體風險,二是過渡風險。他又指,金融業應將風險轉化綠色金融機遇;數據顯示,未來30年亞洲地區需要花上6萬億元氣候投資,才可達至全球暖化1.5度的目標,因此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樞紐,理應以此作為切入點,推動低碳、綠色經濟市場。

余偉文表示,金管局會從幾方面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先鼓勵及要求銀行業提高可抵禦氣候風險的能力,以及提升透明度,包括要求銀行業做有關氣候變化的壓力測試,建立氣候風險的內部能力,同時對外要做好風險及信息披露,讓市場掌握及評估企業項目和價值,避規投資風險,促進市場規律,鞏固市場的信心。

要求銀行業2023年前 按框架作氣候變化披露

他又指,金管局已聯手其他金融監管機構設立小組,同意推動金融業不同範疇,在2025年前,按照G20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CFD)發出的框架下,作出氣候變化披露,甚至要求香港企業在2023年前作出第一次披露。他亦透露,港交所(0388)已編寫實驗指南,要求企業跟隨作披露,在中歐共用制定的綠色目錄推出後,香港亦會立即推行,但會因應香港環境作出修定,期望全球可以達成一致的標準。

余偉文期望,透過創造有利市場的配套,來推動金融市場變綠色。他指出,在發展綠色市場上遇到三方面的挑戰───數據、人才、成本。數據方面,余偉文稱,正統籌監管機構和相關部門、銀行、學術機構等,共同分享數據以加強協同效應;而人才方面,會集合各有關機構或亞洲央行,透過研討會來提高學術水平;成本控制方面,會借助政府幫助,致力補貼合資格有意發綠債發行人的部分成本。

余偉文指,作為外匯基金管理人,會優先選擇具ESG概念的投資。(資料圖片)

研究明年發零售綠債 冀提升市民參與度

余偉文又希望可以提升市場對綠色金融的認知,以及參與度。他表示,作為外匯基金管理人會履行負責任的投資,會逐步研究加大外匯基金於ESG的比例,如果遇到回報相若的項目,會優先選擇具ESG概念的投資。此外,會研究明年初會否發行零售綠債,以豐富香港綠色金融生態,希望藉此能提升市民的參與度,未來亦希望吸引更多大灣區企業來港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