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風暴」正席捲全球化肥市場 天然氣衝擊波恐影響糧價
新興市場通脹風險或加劇。居高不下的天然氣價格正在擾亂全球化肥市場,歐洲地區多家化工企業一度宣佈停產減產。
《第一財經》周二(12日)報道,上周(10月4日當周)綠色市場北美化肥價格周指數(Green Markets Weekly North America Fertilizer Price Index)飆升至每噸996.32美元的歷史新高。昂貴的肥料勢必將推高農民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加劇食品通脹的風險。三季度以來,中東歐、南美多個經濟體宣佈加息以應對通脹帶來的挑戰,經濟復甦前景面臨考驗。
天然氣主導化肥漲勢未盡
在深陷能源危機的歐洲,天然氣價格前期非理性上漲對歐洲本土化肥生產的打擊尤為嚴重。奧地利化肥生產商Borealis 此前宣佈大幅削減了氨的產量,英國政府將為美國化工巨頭CF Industries在當地生產提供財政支持,以幫助其重新啟動化肥廠運營。
大宗商品經紀商StoneX化工分析師林威爾對此發出警告,按照這樣的速度,歐洲生產一噸尿素的成本超過900美元。「我們一個地區的生產商正在消失,這是非常大的問題。他們不能以現在的價格購買天然氣,因為這樣做不到在生產化肥的同時賺取利潤。 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關閉,這就是我們看到的。」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各類化肥價格也在水漲船高。與去年相比,鉀鹽上漲了92%領跑,磷酸二銨(DAP)上漲了64%,尿素上漲了71%,九年來首次突破每噸600美元的門檻,磷酸一銨(MAP)上漲了74%,刷新2009年12月以來新高,含氮量32%的尿素硝銨溶液(UAN32)則上漲了78%。
除了天然氣以外,供應鏈瓶頸和地緣政治因素也在助推這場「完美風暴」。北美颶風季不僅對墨西哥灣沿岸油氣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化工企業也遭到波及,8月末登陸的颶風艾達(Ida)使得CF Industries位於加州的廠區被迫關閉,其中包括6家氨廠和5家尿素生產廠,相關影響持續超過一個月。 今年6月,歐盟出台一系列新措施對白俄羅斯國家經濟施加針對性的制裁,該國鉀肥的出口受到限制,全球市場供應形勢持續趨緊。
短期看,本輪全球化肥價格上漲的行情可能並未結束。StoneX預計,目前已經遠高於五年均值的美國單位產量農作物消耗化肥價值將繼續上升。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土壤科學專家弗蘭森(Dave Franzen)認為,氮基化肥價格在明年春季之前依然將震盪上行。「除了歐美之外,作為重要生產商,三季度以來亞洲地區化肥出口也因為煤炭等能源價格問題受到了嚴重影響,這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性供應不足的局面。除了氮基化肥外,建議農民可以考慮多種肥料組合。」
市場研究公司agricultural Economic Insights聯合創始人、農業經濟學家維德馬爾(David Widmar)表示,化肥價格的急劇上漲將給農民帶來痛苦,但生產者和消費者應該正確評估形勢並積極溝通。他認為持續上漲的價格對於供需雙方而言都不是好事,以目前的價格水平,農民很難繼續大筆買入,因為一旦天然氣價格下跌、氮肥生產恢復正常時高價化肥將成為巨大負擔,化肥廠同樣面臨能源價格波動對生產成本、庫存的潛在威脅。
通脹陰霾籠罩新興市場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0月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供應條件趨緊和對小麥和棕櫚油等主糧商品需求強勁的帶動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9月平均為130點,按年上漲32.1%,創近10年新高。
對於新興市場而言,物價警報早已拉響。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指出,疫情顯著加劇了不平等,也引發了金融脆弱性問題。 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食品價格和通脹壓力在不平等問題上的影響非常重要,其對經濟的潛在衝擊比發達經濟體更大。「你看到的是新興市場的一系列加息,目的是應對匯率波動和限制通脹上行的壓力。」他說。
為了應對通脹壓力,加息潮已經在新興市場國家中蔓延,中東歐匈牙利、捷克三季度以來已經加息三次, 南美最大經濟體巴西加息五次,帶動拉美地區烏拉圭、秘魯、巴拉圭、墨西哥和智利等國先後上調基準利率。巴西地理統計局(IBGE)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巴西年化通脹率為10.25%,續創2016年2月以來新高。
不過,加息對新興市場的潛在風險不容小覷,比如疫情期間驟增的政府債務。資產管理機構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9月非農報告不及預期,但這依然足以滿足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對於縮減資產購買計劃的要求,可以說縮減買債的時間窗口正在臨近。對於新興經濟體而言,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可以分為兩方面,首先會推升美元,這會增加新興國家貸款的成本。其次投資者將資金撤回美國本土,造成嚴重的資本外流。同時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在美元升值的環境下,償付壓力開始增大。對於財政脆弱的國家而言,加息往往是穩定匯率的重要一步,也是無奈之舉。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衝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19年的68.9%升至2020年的79.3%,成為負債率最高的發展中地區。世界銀行本月對該地區2022年和2023年的經濟增速預測為低於3%,稱新冠危機或將導致一個新的「失去的十年」,而這種情況表明該地區可能存在更深的結構性問題。
施羅斯伯格向記者分析道,相對於發達國家,新興市場能夠承受的低利率空間更為有限,加息將大大限制政府政策選擇範圍。目前的情況看,只有增速較快的亞洲地區新興經濟體有能力在政府高赤字運行下實現穩定債務的目標。 雖然加息可以有效錨定通脹預期,未來經濟增長前景下行風險已經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