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滙豐股東支持削減亞洲市場以外業務 周三業績料有重組細節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滙豐將於本周三公佈去年全年業績,預計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 Elhedery)將披露包括前景及重組計劃等更多細節。外電消息稱,有4名滙豐股東(包括兩名20大股東)表示,認為滙豐上月決定退出美洲及歐洲的併購及資本市場的決定是合理的,因滙豐將專注於其強大的亞洲核心市場。

特朗普關稅政策威脅貿易融資銀行業務
《路透》報道指出,滙豐的業務曾經遍布全球逾百個國家,但過去十年逐步縮少版圖,退出低回報業務。有滙豐股東指,由於美國的關稅政策,威脅到滙豐等主要貿易融資供應商的盈利能力,令艾橋智面對的壓力愈來愈大,故此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意放寬銀行業的監管,但艾橋智仍要求將集團的資金轉移至亞洲經濟體,因區內貿易前景較健康,而且較少受到全球貿易障礙的影響。
報道引述滙豐前30名股東之一的安本(abrdn)歐洲股票投資總監Alex Potter表示,地緣政治問題,令在全球多個地方經營大量業務的公司更困難,而且即使經過數十年來的多次併購交易,幾似沒有一家外資銀行能在美國股票投資銀行業務中,取得顯著市佔率。
料周三將披露更多削成本細節
報道並引述滙豐一名銀行家表示,艾橋智將於周三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披露他對滙豐願景的更多細節,包括重組所節省的成本。另一名銀行家指,節省的成本介乎12億至30億英鎊(約118億至294億港元)之間,部分是透過進一步削減管理層職務,以及刪減性質相近的職務來達成。
滙豐對於相關消息及意見拒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