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賣利是封 小店3招抗貴租 站穩10年

撰文:蔡啟明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將至,銅鑼灣特別熱鬧,從時代廣場信步而行,經過羅素街、駱克道一帶,10分鐘腳程,已見四間利是封專賣店,粉紅色招牌格外搶眼。

 

眼見一盒盒色彩鮮艷的利是封,除了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難免問句︰「銅鑼灣咁貴租,一盒利是封賣百多元,點賺錢啊?」

 

昔日於「囍帖街」從事印刷的吳小姐,10年前轉戰銅鑼灣,經營豪記百家姓利是封專賣店﹙「豪記」﹚,以短租形式搶做農曆新年前後生意;今年在區內連開三間舖,面對天價租金,小店如何施展渾身解數,「計掂條數」?

年近歲晚,年貨店舖成行成市,但背後的營商智慧,卻一點都不簡單。(梁鵬威攝)

訪問當日,時值午飯時間,記者走進豪記位於駱克道的短租舖,豪記負責人吳小姐早已忙到不可開交,一邊收錢,一邊拿著對講機,與另外一間舖的職員通話︰「大封福底金黃色﹙利是封﹚無貨喎,你問下個客等唔等得,我立刻去倉拎,要5至10分鐘!」話音未落,身形略顯瘦削的中年男店員二話不說,便揚長而去……

 

成功非僥倖,吳小姐能夠在「老銅」站穩陣腳,全靠3招傍身。

 

第一招︰三間舖形成三角鐵桶陣

 

運用對講機,無非方便吳小姐同時「指揮」另外兩間舖。豪記在銅鑼灣核心地區一口氣租了三間舖,每月總租金達到70萬元,無非想漁翁撒網,廣吸客源;同時,組成一拖二的「鐵三角」陣式,做到「互聯互通」。三間舖之中,以駱克道的地舖面積最大,是豪記的「大本營」,除了零售之用,亦權充貨倉,隨時支援位於恩平道及東角道的兩間分店。

 

 

稱得上「大本營」,駱克道舖的面積達到1,000平方呎,天花49個白燈泡,照得整間舖燈火通明,十分搶眼。利是封款式和數量亦是最多最齊,按照《百家姓》的次序排列,方便職員迅速尋找,「貨架最高及最低一格由於較難見到,會擺特價貨,又或較冷門的款式及姓氏,騰出空位放正價暢銷貨。」吳小姐解釋道。

 

至於面積較細的恩平道店及東角道店,主打客源相對清晰,前者瞄準利園一帶高檔客,後者包抄崇光附近一帶街客。另一邊廂,銅鑼灣作為金行、鐘錶行、化妝品店集中地,豪記不時向它們供貨,「鐵三角」陣式保證「五分鐘腳程圈」隨傳隨到,盡顯地利。

 

第二招︰主打傳統   清一色繁體字

 

不少利是封店舖近年力銷「潮語」利是封,唯獨豪記依舊主打傳統設計的百家姓及窗花款。(梁鵬威攝)

豪記的利是封全以盒裝包裝,一盒50個,坊間一般賣100元,豪記賣130元;人家有買4送1優勢,豪記卻堅持說不,甚有「性格」!

 

的確,不少利是封店舖今年力銷「潮語」利是封,但記者從豪記三間分店觀察所得,豪記很少「潮語」利是封,店員反過來把傳統設計或窗花款放在門口最當眼處,「我們每年大約推20款新利是封,但唔敢一下子去到咁盡,始終都要照顧埋年長一輩顧客需要,走得太前都怕刺激到佢哋。」

 

黑色利是封未必人人可以接受,但摸上去的質感卻教人有意外驚喜。(葉璋時攝)

吳小姐透露,傳統款的利是封仍然最暢銷,特別是窗花款式,但每年亦會設計一些「另類」款式,測試市場反應,增添一些新鮮感。她隨手拿起一個黑金款的利是封介紹道,「呢隻紙質,摸上手似硬質牛仔布,唔容易撕爛,價格與普通款睇齊。」此外,她亦會吸納顧客意見,好似早年豹紋手機殼盛極一時,便製作了豹紋利是封,反應不俗。

 

不過,款式可變,惟繁體印刷的原則不改,吳小姐表示︰

 

「我會同啲客講,繁體先係最正宗的中文字,你唔接受就算。其實好多內地客都讚繁體字好靚,不會特別拘泥於繁簡之別。」
為防抄襲,吳小姐今年特意以雕刻印章,將「豪記」兩字蓋在紙袋上,以資識別。(葉璋時攝)

 

第三招︰罕有姓氏利是封「鎮店」

 

記者在店內逗留1小時,已有超過30名客戶光顧,消費額介乎數百至數千元,本地客為主。

 

不過,行走江湖,互相抄襲在所難免,而且同區主要對手系出囍帖街「同門」,鬥到尾,除了比花款,還要拼質素。吳小姐稱,舖內九成貨品都是香港製造,「我們在黃竹坑自設廠房,可以睇實生產質素,不想為了慳錢而訂質素較差的紙,在內地生產。」記者曾詢問印刷業內人士意見,原來高質與劣質的利是封,每個成本可相差0.3元!

 

吳小姐解釋,不論本地客或遊客,每逢農曆新年都甚少「慳住使」,高質靚貨大有市場。而且願意花錢大量買入利是封的人,舉凡生意人、人脈廣的或是對款式有要求的,都願意大量「入貨」,「我地將新貨與舊貨維持在八、二比例,客人好精明,好容易分得出是否上一年的舊貨。」吳小姐稱。

 

昔日已在囍帖街從事印刷的吳小姐,當時已有印利是封,大約覆蓋200個姓氏,轉戰銅鑼灣後,姓氏數目已翻倍至現時逾400多個。熱門大姓如「黃」、「陳」、「張」自然加推七至八種款式,但冷門如「冒」、「源」、「粟」等都不乏問津者,「人有我有,人無我都要有!試過有位老伯,大大聲話︰『睇個款,我個姓你哋無㗎喇!』原來佢姓『勵』,好彩我地舖頭都有貨!」

 

劈租,過去一年聽得夠多了。但該劈到一個怎樣的地步,才能令小店有足夠多的生存空間呢?(梁鵬威攝)

10年以來……

 

06年下旬,銅鑼灣雖然未見天價貴租,但吳小姐獨個兒在區內覓舖,最後租下銅鑼灣羅素街的一線街舖,就連業主亦為她感到擔心,「果陣時仲『陀』住細女,都唔知得唔得架,好彩有屋企人支持。」

 

10年過後,銅鑼灣幾近變天,租金飛升,名店搶做自由行生意之際,吳小姐另一番見解,「就算只靠港澳客,一樣可以生存,無話唔得㗎!內地客多咗,生意唔一定好,佢哋人愈多,舖租咪愈貴,計返條數都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