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指發債集資填補財赤 負面影響或較大 不宜輕率
撰文:劉紹蘭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於網誌撰文表示,氣候變化一方面帶來風險和挑戰,另一方面亦為金融業創造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契機。此外,他又回應透過發債集資來應付經常性支出的建議,認為此舉很可能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不能輕率。
陳茂波指出,上周二(26日)政府已發行25億美元綠色債券,且獲大幅超額認購。當中2051年才到期的30年期債券,超額認購達7倍,高於5年及10年期各5倍的超額認購。該30年期債券是亞洲區內政府發行最長年期的美元綠債。他解釋,長年期債券有助增加機構投資者調配資金的靈活度,長遠也有助建立債券產品的孳息曲線,為市場建立具指標作用的參考。
他續指,政府成立了全球首個專為發行綠色債券而設的政府類別「全球中期票據發行計劃」(Global Medium Term Note Programme),反映政府有明確計劃定期發行綠債,將提升投資市場對本港的綠債市場發展的信心。而綠色債券募集得的資金,將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為具環境效益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工務工程提供資金,助香港於巴黎協定下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或動搖外界對香港財政信心
陳茂波又提到,坊間建議政府考慮透過發債集資來應付經常性支出,他則表示,一旦投資市場認為特區政府有意透過發債來填補財政赤字,放棄應有的財政紀律,恐怕會動搖外界對香港中長期財政狀況,以至港元及聯繫匯率的信心。同時,很可能會導致市場擔心政府日後要把債務貨幣化,令港元的匯率遭受較大壓力,甚至有被投機沽空的風險。因此,他認為政府必須維持具透明度及令公眾信服的財政紀律,這關乎到本港金融和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