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升穿3萬點 官媒證券時報︰港股「估值窪地」說法待商榷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恒指早上開市初段升穿30000點,創20個月新高。惟中國官媒今早發文稱,香港股市2020年遭外資淨流出規模近1.9萬億港元,有分析師認為,所謂港股估值窪地的說法值得商榷,港股估值低是長期存在的,並不是這一兩年的市場現象。

北水持港股比重升至4.4%

《證券時報》證券時報1月21日報道,2021年開年以來,即便疫情反覆,港股依然非常活躍,頻頻大幅上漲,個股方面更是漲勢喜人。這其中南向資金功不可沒。

作為內地投資者買入港股的主管道,港股通的規模持續攀升,投資者通過南向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持股總額,由2014年底的131億港元增至目前的2.1萬億港元,佔港股總市值約4.4%。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資開始撤退。2020年全年外資淨流出港股規模近1.9萬億港元,這一流出規模大體接近南向資金持有港股總市值規模。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國際多元資產部高級經理黃思遠稱,參與港股的投資者可能慢慢出現變化。地緣政治和制裁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目前持有港股的外資相信已經相當低。

官媒指不少港股估值其實不低,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等。﹙資料圖片﹚,

港股估值非絕對低

報道稱,事實上港股估值低並不絕對。長期以來港股屬於估值窪地主要原因在於,恒生指數中金融股和地產股加起來佔據半壁江山,而金融股和地產股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典型的低估值類型,無論是在成熟市場還是A股這種新興活躍市場,金融股和地產股在估值方面都不會受到青睞。港股這種特殊的成份股構成比例,導致港股市場的整體估值得不到提升。這只是「結構性低估」。

隨著更多新經濟赴港上市以及被選入恆生指數成份股,從而帶動恒指整體市盈率及市淨率的一個明顯拉昇。截至1月20日,恒指市盈率已經達到16.9倍,市淨率1.42倍,當前恒指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淨率都處於歷史高位。

如果再將港股估值拆開來看,事實上港股給予新經濟股的估值並不低。以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為例,Wind數據統計顯示,恒生科技31隻成份股中阿里健康﹙0241﹚、明源雲﹙0909﹚、美團﹙3690﹚、金蝶國際﹙0268﹚的估值都是在200倍以上,而小米﹙1810﹚、騰訊﹙0700﹚、阿里巴巴﹙9988﹚的估值分別為50倍、45倍、35倍,屬於行業中上水準。當然這些個股也最受資金青睞,Wind數據顯示,恒生科技成份股自2020年年初以來至今,股票上漲個數29隻,僅有2隻下跌。漲幅翻倍的個股有10隻,其中微盟集團﹙2013﹚股價累計上漲5倍有餘,金蝶國際股價翻了3倍。

「港股是估值窪地這個說法幾乎每年都有,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過去港股的估值絕大部分時間都較A股或美股低,但即便這樣也不見得漲幅較A股或美股強,所以低估值不是股價上漲或買入的原因,最核心還是看盈利增長,企業基本面和行業結構。例如騰訊的估值比內銀高,為何騰訊長期都是上漲趨勢,而內銀大部分時間都在原地踏步?」中泰國際(香港)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

顏招駿還指出,所謂估值窪地的說法值得商榷,港股估值低是長期存在的,並不是這一兩年的市場現象。此外,部分公司的估值其實一點也不便宜,比如農夫山泉的市盈率明顯高於茅臺2倍以上,像啤酒、部分生物醫藥等前瞻估值都創了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