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深化改革暢通經濟循環 戶籍改革疏通人才流動障礙
中國《光明日報》10月12日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的文章《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一文指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戰略方向,利用好中國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扭住提高收入、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文章指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發揮好因勢利導的作用,更好地釋放增長潛力,推動產業不斷升級、技術不斷創新,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收入水平,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讓經濟不斷良性循環。
該文指出,在生產層面,要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既要注重以改革促創新,也要打開大門搞創新,在全球範圍內更好配置資源、共享資源。要讓產業形成足夠競爭力,需要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區等足夠大的區域內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打造產業集群,形成規模效應,帶動技術水平躍升。
分配層面應在一次分配中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二次分配中更注重公平,要繼續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各地充分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同時深化財税體制改革以提高二次分配的能力,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在流通上,要進一步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費用、提高流通效率,讓生產要素在區域和城鄉之間高效流通、合理配置。消費層面則需要繼續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增強居民消費的能力和信心。
文章稱,中國商品和服務市場發展迅速,但要素市場發展仍存在堵點,應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具體而言,在資本要素的金融市場,要通過結構改革補中小金融短板,讓農戶、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得到更多金融支持;在人才市場,要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和讓房子迴歸用來住的功能等舉措疏通人才跨區域流動的障礙;在土地市場,要深化農村集體土地入市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