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第三季出口指數增6.9點 關家明:未雨過天晴 籲轉攻中國市場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貿發局公布,第三季出口指數為25.1,按季增加6.9點,較首季歷史低位上升9.1點,顯示出口商情緒有輕微改善,但指數仍深陷收縮領域。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雖然出口指數好轉,但只及昔日數值的一半,若未來要重返至2年前接近50水平、甚至是重上50的盛衰分界線,可謂路途遙遠。
貿發局預測今年香港出口將會下跌10%,關家明說若依照現時趨勢,香港出口情況「未必會跌到咁低」,惟目前有美國大選及中美貿易摩擦等不明朗因素,廠商除了接不到訂單,有的更是擔心發貨時美國會加徵關稅,有單也不敢接。「啲廠商亦都唔介意減價,有嘢做好過坐響度,所以都唔敢講已經係雨過天晴。」他續道美國及歐洲疫情尚未緩和,而幸運地近日本港疫情已略為緩和,故他覺得未來要靠推動內需來重啟經濟,並建議廠商轉攻中國國內,特別是大灣區市場。
料香港經濟衰退過了一半
本季就業指數下滑2.3點至39.8,為近四年來低位,關家明認為香港已經是連續三季步入經濟衰退,隨著經濟衰退及疫情持續時間增長,本港就業情況將會愈差,故理解廠商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惟以往經濟衰退一般歷時五至六季,他估計現在經濟衰退應過了一半。
對於美國要求在香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美國時要必須標記其原產地為「中國」,不得再貼出「香港製造」標籤。關家明稱香港製造出口至美國產品僅佔整體出口0.1%,上述措施並未造成太大影響,但生產地標籤不可隨意轉換,需要做產地來源證,產品加工及製造工序也要符合若干比例,香港沒有權發出「中國製造」標籤,故港府仍與美國相關部門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