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漫談.伽羅華|全球軍企之王 洛克馬丁亂世贏家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世界局勢波譎雲詭,中美爆發熱戰的可能升溫,一款第五代閃電II戰機F-35橫空出世,這款聯合攻擊戰鬥機是全球最大軍企洛克馬丁(Lockheed Martin)的產品,亦是營收的重要部分。隨著地緣政治日趨緊張,F-35成為多國政府加強空戰裝備的採購對象,考慮到F-35的銷售潛力,洛克馬丁是值得考慮持有的軍工股。

洛克創立於1912年,1995年與Martin Marietta合併,正式易名為洛克馬丁,合併後的企業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戰鬥機製造商,並且在全球國防產品佔有四成市場份額。雖然市值僅逾千億美元,但在某些軍用科技甚至領先其他國家幾十年。

洛克馬丁業務大致分為航空、導彈和火控(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旋轉和任務系統(Rotary and Mission Systems)、航天等四分部,當中以包括F-35在內的航空分部最具商業潛力,營收佔整體近四成。

F-35系列戰機性能優越,而且並指具攔截洲際彈道導彈能力。(Lockheed Martin網站)

空霸F-35全球需求殷切

除空中霸主F-35外,航空分部還生產F-22 Raptor、F-117和F-16等戰鬥機,以及U2和SR-71等擅於匿蹤的高空偵察機,這些都是屢建戰功的星級武器。其他產品組合包括導彈、導彈防禦系統如THAAD等,業務遍及航空航天各個重要領域。

F-35投資預算是迄今軍工項目中最大,金額高達4,280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來自美國政府及國際接訂單逾4千架,每部單價8,000萬美元,而最重要的是,F-35的接單及交付進度將是洛克馬丁股價表現的晴雨表。

據分析機構Trefis估算,按美國政府最新釐定的F-35庫存目標2456架計,估計洛克馬丁每股估值397美元,按2020年每股盈利(EPS)24.21美元計,相當於預期市盈率為16.4倍。

與一般消費性企業的不同,軍企唯一大客是美國政府,洛克馬丁有七成營收便是來自美國的國防預算。因為預算需要受國會監督,所以產品的定價權不在軍工企業,政府通常會要求企業就產品研發及生產提供具體的帳目,計算成本後加一個合理的利潤,以確定產品的最終價格。故此,只要美國國防預算有增無減,軍企便一定有利可圖,當然在國會監督下亦難以謀取暴利。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參觀美國宇航局的設施。副總統邁克·彭斯(左)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瑪麗蓮·休森(左二)。(AP Photo/Evan Vucci)

特朗普大增國防預算

自從奧巴馬總統2009年上台後,美國國防預算由2010年峰值8499億美元開始向下。不過,隨著總統特朗普於2016年起執政,美國政府為抗衡中國軍事擴張威脅,銳意加強印太的軍事部署,2018年國防預算轉跌為升,至今年國防預算已增至7,405億美元。洛克馬丁在期內的營收亦跑贏國防預算的增長,其中2018年及2019年營收分別增長7.6%及11.2%,若按照公司今年給出介乎635億至650億美元間的營收指引計,按年升幅相當於6.1至8.7%。

根據洛克馬丁最新披露的第二季財報表現,公司業務受疫情影響有限。季內營收162億美元,按年增長12%,每股盈利5.79美元,超過市場共識的5.72美元。財報公布後,管理層提高了幾乎所有全年展望的指標,包括每股盈利預測在23.75至24.05美元間,並預計運營中產生至少80億美元現金流。公司最新報385.62美元,若公司財務指標持續向好,股價有望拉近與今年2月收市新高439.85美元的差距。

美國總統特朗普前往俄亥俄州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探訪當地的軍事工廠。(VCG)

積壓訂單連續八季刷新紀錄

此外,洛克馬丁第二季新增訂單220億美元,主要由F-35的70億美元訂單所帶動,導致公司積壓訂單價值已連續八個季度創下新記錄,達到1503億美元,高於第一季末的1400億美元,相信是美國與其他國家逐步加大國防預算,接單方面應接不暇,這保證公司未來幾年的業務增長,唯一擔心的是疫情持續下,公司需要克服訂單交付受到窒礙的問題。

未來幾年,國際業務將是洛克馬丁大展拳腳的舞台,估計有四成以上的F-35來自國際買家,另一款升級版的F-16亦相當受歡迎。除此之外,洛克馬丁還供應印度C-130運輸機和直升機,以及特別為日本度身訂造的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

在近年地緣政治日趨緊張下,洛克馬丁的國際銷售肯定是公司營收的另一增長點。再者,洛克馬丁過去五年股息增長率約達10%,其股息大約是其年度化盈利的四成,而2.5%股息率亦算不錯水平,投資洛克馬丁可兼具收息及股價增長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