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專欄|疫境下擁抱太平山精神 積極求變掌控前路 應對未來
作者簡介﹕任職政府35年﹑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John),其薯片叔叔形象深入民心。任性的John 「劈炮唔撈」後 ,職無定所,熱心參與不同活動。他除了創辦非牟利機構「薯片叔叔共創社」外,亦是商業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及喇沙書院的劍擊教練。近年作為Bowtie的資深顧問,擔當著未來建構師的角色。他的願景是所有香港人都能夠得到保障,真正走進自保新時代。【John撰寫的系列文章,會逢周一早上於《香港01》與讀者見面。】
科技發展便捷知識傳遞
因應疫情而Stay at home 這幾個月,我親眼看著孫兒如何由零開始,自學成為一個小小天文學家。孫兒本來是個Lego迷,這陣子卻忽然愛上天上繁星,每天捧著平板電腦探索宇宙,黑洞和行星等看得津津有味。
不出一個月,四歲的他就能計算出我們一家人在月球的重量,還反過來教我們如何記住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順序。不得不說,科技的發展的確令知識傳遞變得更簡單、更快捷。只需要一台能連接互聯網的手機,就不用再花大半日時間,到圖書館掃著書脊,一本一本慢慢翻查。
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一員,我有幸搭上經濟起動的順風車,當時雖然生活艱難,但機會處處,只要努力抓緊機遇,十有八九都能排除萬難,踏上康莊大道。那時候資訊並不發達,所有人無懼前路崎嶇,一心向前看,堅信埋頭苦幹終會有出頭天。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講求迎難而上與勤奮拼搏的「獅子山精神」於是逐漸成形。
不過,有如「打機」升級一樣,開首的關卡總是最容易的。隨著香港的「關卡」難度提升,往後每一關只會越難,需要的時間和裝備也越多。時至今日,往上爬的前路比以往難走了,不少人在山腰處徘徊了好一段時間,也爬不上山頂,當中不乏新一代的年輕人。這幾代人除為生活拼搏以外,他們亦積極思索自己對理想社會的追求。一條路走不通,他們就繞道而行;實在沒路了,就手執鋤頭另闢新路。
時代變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公式,人的處世態度及方式自然需要與時並進。出生於資訊時代的一代,是人類有史以來受教育最多的一代。他們有熱情、有承擔,期望以個人力量為社會帶來決定性的變改。
若今時今日仍只看重「獅子山精神」,我們倒不如從善如流,嘗試擁抱「獅子山精神2.0」,或者可稱之為「太平山精神」─ 自主、求變和活在當下。世事變遷太快,不久前的熱潮,下一秒可能已經被大眾淡忘,就連律師、會計師、醫生等專業,都可能隨時被AI(人工智能)取代。眼看社會的巨輪不停往前轉動,我和大家一樣,都會擔心被輾壓而過,除了要善用昔日苦苦累積下來的經驗和知識,我們更要積極地求變,掌控自己前路以應對萬變的明日世界。
香港人從來不懂逆來順受,就以今次疫情為例,甚至有不止一國的領導人將新冠肺炎比喻成世界大戰。儘管如此,我城未有陷入一蹶不振的境況,大部分香港人總能夠迅速整理情緒,輕拍身上的灰塵,繼續走下去。口罩缺貨?那就在本地設廠建立生產線。買不到消毒用品?那就學習自製搓手液。不論情況看似有多絕望,香港人總能化危為機,靠靈活走位,跨過一個個高山低谷。
我們不妨視2020這個「數字」為對現代人的一個啟示。疫症席捲全球,幾十億人的生活模式在短時間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流的工作和生活模式,皆從Offline走向Online,社會各界對科技應用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假如一個企業或一個人缺乏接納新事物的胸襟和洞察潮流的遠見,雙眼只懂得盯緊單一方向,恐怕只會被這突如其來的轉變嚇得手足無措。唯有緊貼世界潮流、持續學習、自我增值,才能在浪潮洶湧而至時安然自若。
難得從山腳爬到半山,大家曾否試過慢下來,從這全新的角度一覽我城風光呢?若然你過去一直只顧低頭伏案,我建議你暫且停下手上工作,拿起櫃中封塵已久的望遠鏡,好好看一看2020年的香港,這個全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