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監管機構接管9公司 內媒引權威人士﹕接管明天系保障投資者

內地監管機構接管9公司 內媒引權威人士﹕接管明天系保障投資者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中國銀保監及中證監今日公布接管9間公司,當中包括華夏人壽及天安人壽等,接管期限由今年7月17日至明年7月16日,可依法適當延長。

《新華社》報道,鑑於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維護證券市場秩序,決定依法執行接管。

銀保監指出,鑑於天安財產保險﹑華夏人壽保險﹑天安人壽保險﹑易安財產保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監督管理法》,以及《信託公司管理辦法》規定的接管條件,為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決定今日起接管前述6間公司1年。

《財新網》報道,遭到銀保監及中證監接管的華夏人壽等金融機構,乃屬「明天系」。報道亦引述監管當局權威人士指出,依法接管明天集團,是為了最大程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11間中資險企組340億人民幣基金 業界:情況少見 或有特殊任務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中國多間國企壽險公司合共出資超過339億元人民幣,成立一個名為九州啟航的基金,當中包括中國人壽及人保等,分析指在股權基金行業較少見,相信有特殊目的,可能是協助行業處理風險。

內地傳媒引述工商註冊訊息,有份參與出資的保險公司,包括中國人壽、太保、人保,工、中、建、農等大型內銀轄下的壽險公司等11間國企。

業務範圍方面,九州啟航基金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外界認為基金規模大,而且全部由壽險公司投資,在股權基金行業較少見,有業內人士表示,由多家險資共同投資一隻股權基金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像九州啟航基金,如此大規模並由10家以上「清一色」險資投資的股權基金實屬罕見,當這樣的基金出現,往往會承載一些特殊的使命

內地保險業有4家「明天系」機構處於風險處置化解階段,即華夏人壽、易安財險、天安財險和天安人壽。今年2月初,銀保監會相關人士曾介紹,「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銀保監會已批準採取市場化重組和新設機構承接相關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等方式,穩妥風險化解,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