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漫談.伽羅華|微軟為何能力壓蘋果 晉身全球市值一哥寶座?
近期納指表現大幅跑贏道指與標指,與微軟等科技股走勢強勁不無關係。微軟現時市值1.37萬億美元,力壓蘋果公司(Apple Inc.)的1.3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一哥,但其預期市盈率(PE)卻高逾30倍,預期派息率達1.13%,可謂兼具高增長與價值投資等亮點,而剛公布的季度業績亦絲毫未見疫情對其業務有太大影響,究竟微軟是如何辦得到?
未解釋前,先要了解今次疫情對全球企業的管理文化帶來的衝擊及變革,便知道微軟業務何以不減反增的原因。
疫情爆發反助雲業務強勁
近年雲應用的興起,企業的營運模式整體上已步入數碼化,但數碼化程度隨企業投入資源多寡而有所差異,導致商業間不少往來仍有需要面對面進行。不過,今次疫情雖然重創零售、航空及酒店旅遊等部分行業,但卻造就整體市場對商業雲計算的強勁需求。正如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所言,原預計要花兩年時間的數碼化程序,因疫情爆發而大幅收窄至兩個月。微軟較對手略優的地方,便是能夠為企業運作及雲支援兩者間做到無縫銜接,這是全面推動其季內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銷售業務錄強勁增長的原因。
微軟於4月底公布的季度(1至3月)業績,收入為350億美元,按年升15%,淨利潤108億美元,按年升22%。最大亮點是Microsoft 365的商業雲收入增至133億美元,按年升39%,這裏包括Teams(線上會議)、Azure(雲計算支援)等業務。當中Azure收入升59%,升幅雖有所放緩,但仍然有力挑戰亞馬遜於雲市場的一哥地位。
在雲策略的支援下,公司季內旗下Office商業產品及雲的收入按年升13%,Office消費者產品及雲收入按年升15%,Teams每日活躍的企業用戶數亦由往常4,000萬急增至三月份7,500萬,參與線上會議人數達兩億,數據反映微軟業務不但不受疫情影響,甚至某程度可以說因禍得福。
另外,截至三月底止微軟現金及等價物為1,376.26億美元,季內自由現金流34億美元,公司將會用99億美元派息及回購股份,反映公司業務強勁增長之餘,股東回報亦非常不錯。
再比較微軟及Apple股價近月表現,便可見微軟於大跌市所展現的靱力,以及反彈市時作為龍頭股的強勢。納指今年二月創收市新高,但在疫情轉差下,指數於3月22日跌破7000點關,當日微軟與Apple股價自二月高位分別累跌28.2%及31.4%。在兩者公布季績後,微軟周五股價只相距其收市新高不足3%,現價相當於預測PE逾30倍,蘋果公司則距離收市新高相差約6%,預測PE僅約25倍。
印裔高管兼具兩任前舵手所長
微軟能夠在俗稱MAGA四巨頭的Apple、Alphabet(Google母公司)及亞馬遜脫穎而出,必須歸功於2014年接替史蒂芬·鲍爾默Steve Ballmer擔任CEO的印度裔人士納德拉。與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及鮑爾默比較,納德拉兼具前兩任舵手的高科技及商管的專長。大家還記得,微軟在擅長銷售的鮑爾默帶領下,微軟缺乏科技創新,被基金經理譏諷只能靠食Office及視窗作業系統的老本,股價長期處於預測PE僅高於10倍水平。自從納德拉接掌CEO一職後,微軟大力發展雲策略,公司再度執行內高科技的牛耳,並且成為高增長的超大盤股。
現時的微軟,沒有Apple過度倚重旗艦產品iPhone銷售收入的短板,沒有Alphabet過於受經濟周期轉弱而影響廣告收入的弊端,而且其雲策略亦能緊迫對手亞馬遜,這是公司市值能夠超越Apple的主要原因。有證券界給與微軟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為200美元,能否達標,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