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國正準備購入3000萬噸農產品 補充國家儲備

撰文:童木
出版:更新: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履行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雖然有消息稱中國在加大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的進口,但是後續進展如何難預測。

《路透》5月11日報道,兩位元熟悉交易的交易商表示,中國進口商周一(5月11日)至少購買了四艘將於7月開始付運的美國大豆船貨,約24萬噸。交易商表示,還可能銷售更多船貨,因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已經在求購7月至11月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或太平洋西北沿岸碼頭付運的多達20艘船貨。

報道稱,這是中國最近進行的一系列採購中的最新行動,作為北京1月與美國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承諾將大幅增加美國的農產品進口。此前,中國進口商自4月下旬以來簽訂了一系列美國農產品採購合同。

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制約美國對華出口的新因素。(新華社)

《路透》引述三位消息人士,中國準備購買逾3,000萬噸農產品補充國家儲備,以防範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中斷。其中兩位了解政府計劃的消息人士稱,中國打算購買大約1,000萬噸大豆、2,000萬噸玉米、100萬噸棉花,用於充實國家儲備。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中美高層對話,公開的內容為「努力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落實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推動取得積極成效。雙方同意保持溝通協調」。同樣作為協議的履行方,美國也延長了部分中國商品關稅豁免的期限。換言之,官方內容更多提及的是努力實現協議內容,而非已經實現,這主要由於疫情的客觀條件所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中國貿易報》採訪時表示,「從數據上看,中國對美國出口已經降至11年來的最低點。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在3月和4月,中國自美進口依然保持顯著增長,這也使得第一季度自美進口的總體下降幅度明顯收窄。」她認為,目前中美經貿合作空間和潛力大,但實際的進口情況卻並未達到預期。「這與美國疫情之下表現出的供給能力不足存在關聯。」

對此,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向《中國貿易報》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遭到破壞,美國國內生產也受到較大影響,企業停產、物流停運,為國際貿易開展帶來極大困擾。美國企業很難在此時按時按量完成來自中國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