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消息人士﹕中國擬不制定今年經濟增長目標

《彭博》引消息人士﹕中國擬不制定今年經濟增長目標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對內地經濟帶來打擊,在今年首季經濟收縮6.8%。由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存不確定性,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內地正考慮不制定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目標。

過往內地會在每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中,公布當年GDP增長目標,可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兩會已延至5月21日才舉行。報道指出決策層仍未決定,可是與其設下一個過高或過低的增長目標,不如不設目標免卻政策被牽着鼻子走,特別是若過度放鬆貸款,或會再次埋下2008年後的債務問題。

早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馬駿指出,受到疫情影響,今年GDP增速難實現6%目標,就算連實現4至5%增幅亦相當困難,建議內地今年不再設GDP增長目標,以免宏觀經濟被綁架,最終被迫搞大水漫灌。

兩會開幕 外媒聚焦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等受關注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中國全國政協14屆第1次會議和14屆全國人大第1次會議(兩會)3月4日正式拉開帷幕之際,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改革發展舉措、中國為世界發展提供新動力等成為外媒報道中的頻發出現的詞。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稱,中方將在兩會期間宣布其經濟增長目標。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相較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增長的3%,中國2023年GDP增長目標將有大幅上升至5%左右。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中國2023年GDP增長目標可能設在6%,以提振投資者、消費者的信心。

卡塔爾傳媒半島電視台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引述中銀國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報道,自2022年底放棄清零政策以來,中國經濟活動日趨活躍,官員可能會為2023年GDP增長目標設定「更積極的基調」。

菲律賓《馬尼拉公報》也引述《人民日報》指,國際組織和投資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在增強。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