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或改變經濟全球化格局
撰文:童木
出版:更新:
武漢肺炎疫情毫無疑問已經全球化,有分析稱,其對國際經濟政治的衝擊遠遠大於疫情的影響。
意大利是疫情在中國爆發後,首個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並停飛與中國之間航班的歐盟成員國,當時僅在羅馬有2名中國遊客被確診新冠病毒陽性。眼下,意大利北部已成歐洲疫情最嚴峻的地區,瑞士、奧地利、克羅地亞、希臘周三出現的本國首例確診患者均與意大利相關,在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出現的新增確診患者,近期均曾到訪過意大利。
歐盟委員會2月25日宣布撥出2.32億歐元新資金用於抗擊疫情。「這是一個全球性挑戰。」歐委會應急響應負責人萊納西奇(Janetz Lenarcic)說。
情況同樣緊急的韓國,當地時間2月26日,韓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條,以應對韓國擴散迅速的疫情。韓國政府也將疫情預警級別調至最高。最新消息顯示,韓國央行預計2020年GDP增長2.1%,2019年11月時的預期為2.3%。
除此之外,日本、美國等國家病例也在不斷上升。
這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已經是世人必須正視的現實風險,有可能對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文章稱疫情或加強外界對中國的依賴
《第一財經》的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衝擊 如何影響國際格局?》指出,疫情全球化趨勢不可低估;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東亞區域政治軍事形勢緩和,但加劇西亞失衡動盪;即使疫情沒有全球化也難以真的導致中國製造中心與外部市場「脱鈎」,倘若疫情全球化,外部市場對中國製造中心的依存度反而可能進一步提升;疫情全球化對國際經濟政治格局影響的最大不確定性在於2020年的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