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今日放榜料上季稅前按年少賺14.5% 市場聚焦瘦身計劃
滙豐控股(0005)今日(18日)將公布2019 全年業績,根據滙豐自行編製的預測數字,去年以列帳基準計算的稅前盈利(PBT)為200.28 億(美元‧下同)(折合1,562億港元),按年升0.6%;單計第4季則下跌14.5%至27.84億美元。
至於撇除滙價、利率和一次性因素的經調整PBT,預測中位數為217.68億元,按年微升0.3%。
對比變化不大的業績,市場焦點料會落在集團最新公布的策略檢討,會否有新一輪的大規模精簡架構計劃,以及回購計劃等。而臨時行政總裁祈耀年能否坐正,抑或集團會外聘行政總裁,亦是市場焦點之一。
料炒房業務將縮減
環球經濟前景不穩,利率進入下行周期,滙控的盈利增長動力受壓。繼去年高管接連換人後,滙控未來的新策略計劃將較去年業績更受關注。市場傳出,滙控將公布新一輪的重組大計,風險加權資產(RWA)將削減600億至1,400億元;另又估計裁員涉及不少於1萬人,主要涉及投行業務及重組歐美業務,並傳集團會合併投行及商業銀行。
高盛預期,滙控於歐洲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GBM,俗稱炒房)和英國零售銀行業務將面臨大規模重組,以減少營運開支及提高回報,炒房風險加權資產減少16%,並集中在歐美業務,估計可為集團節省高達25%資本消耗。
釋放資本有利回購
滙控在2016年起推出股份回購,市場預計重組釋放的資本,可支持集團繼續回購。摩通預期,滙控出售業務可減少資本消耗,未來3年將每年平均用20億元作回購。美銀則表示,重組計劃將釋放資本逾50億元,用於回饋股東。不過,摩根士丹利較認為,滙控或先動用資本投資。
派息維持可穩定股價
中國業務是滙控的增長引擎,但中國經濟除受到貿易戰打擊,今年疫情肆虐,亦或影響滙控的中國業務。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指,疫情對滙控中國業務有影響,但相信會較快復原,因中國由2月3日起大量「放水」,料疫情過後會現V型反彈,而反彈已率先反映在中國股市當中,反而擔心香港業務未有起色,示威活動會否在疫情後繼續,並關注去年下半年部分資金從本港流走,會多大程度影響滙控。
他又相信若滙控能維持派息,對穩定股價有利。對於祈耀年能否坐正行政總裁一職,他指過往高管人選變動大,領導層若能穩定下來,有利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