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傳中國未來2年購800億美元美製產品

【中美貿易戰】傳中國未來2年購800億美元美製產品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中美雙方將於美國時間周三(15日)簽署首階段經貿協議。據《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按雙方即簽署的協議,中國將承諾在未來2年購入總值800億元(美元‧下同)向美國製造的產品,並購入500億元能源產品。

消息又指出,中國會增加購入總值350億元美國服務,而服務領域乃是美國對華享有貿易順差的領域。

報道指出首階段協議要求中國在2年內增購320億元美國農產品,即平均每年涉及160億元。若以2017年美國農產品出口規模為240億元為基準,即接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的每年400億元年度目標。

秦剛:農業合作是中美經貿互利共贏的縮影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中新社3月25日稱中國駐美大使秦剛25日表示,中美農業合作是兩國經貿領域互利共贏的縮影,充分說明了兩國經濟結構高度互補、利益深度交融的現實。

秦剛是在「中美農業圓桌論壇」上發表視像致辭時作上述表示的。他說,中美兩國都是農業生產和消費大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農業是中美務實合作的亮點,具有良好合作基礎和很強互補性。

圖為2022年3月2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秦剛介紹說,自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以來,中方積極履行農產品採購協議,中美農產品貿易迅速恢復。2021年,儘管受疫情和中美經貿摩擦的雙重不利影響,中美農產品貿易額仍達到465.1億美元,其中自美進口390.2億美元,按年增長64.2%。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佔美農產品總出口近五分之一,中國市場為美國2021年創紀錄的農產品出口提供了重要支撐。去年,平均每個美國農民向中國出口農產品超過1.1萬美元。

秦剛指出,農業合作是中美友好合作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農業生產愈來愈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等多重約束,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等為人類的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帶來新的挑戰。進一步推動中美農業合作,不僅惠及兩國農業和人民,對世界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