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就擴大市場調節機制涵蓋股份 是否推停市機制進行諮詢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港交所(0388)今日刊發諮詢文件,徵詢市場對優化證券市場開市前時段,及擴大市場波動調節機制(VCM,俗稱冷靜期)的意見。
據上載問卷,港交所亦詢問市場是否應該考慮「一個針對香港市場層面的波動控制(例如停市機制)」。
內地曾在2016年引入熔斷機制,被視為引發A股當時大跌市的主因之一,令市場對香港引入同類機制存爭議性。縱觀環球市場,美國亦設有熔斷機制,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若指數即日跌7%、13%,就會各自停市15分鐘,若跌20%便會中斷即日交易,但歷史上只曾在1997年觸發過一次。

優化開市前時段建議

就優化開市前時段競價機制,港交所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調整證券涵蓋範圍至所有股本證券及基金;加設隨機競價對盤;整個開市前時段容許輸入競價限價盤;容許價格不低於上日收市價的賣空盤;及設立分兩個階段的價格限制,於輸入買賣盤時段,價格限制在上日收市價±15%,惟某些情況如IPO或不適用。

另外,於不可取消時段及隨機對盤時段,加入第二階段的價格限制,價格限於輸入買賣盤時段結束時錄得的最高買入價與最低賣出價之間。

諮詢期至下月27日

港交所又建議,將市調機制所涵蓋股票範圍,由恒生指數成份股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逾80隻股票)擴大至恒生綜合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股票總數接近500)。

觸發界線分三層,上述三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的觸發界線分別設定為5分鐘前最後一次成交價的±10%、±15%及±20%;及容許每隻市調機制股票於每個交易時段可被多次觸發。

港交所市場主管姚嘉仁指,優化開市前時段可改善開市前的價格發現及提升流通量;而擴大市調機制,將有助減低因個別股票出現極端價格波動時可能造成的風險,亦切合國際常規和監管指引的變動。

有關諮詢到9月27日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