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增發股票 股價插13%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增發股票 股價插13%
撰文:遲精蕊
出版:更新: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原因是該公司宣佈增發325萬股。此前,該公司發布了好壞參半的第二季度業績,並上調了2019年的收入預期。

該公司股票於盤後交易時段大跌13%,該股目前已經跌破200美元至193.25美元。這家人造肉製造商公布第二財季淨虧損940萬美元,合每股虧損24美分,高於上年同期淨虧損740萬美元,合每股虧損1.22美元。這一虧損也高於Refinitiv調查分析師的預期。分析師此前預計,該公司每股虧損8美分。

今年5月,這家人造肉製造商以25美元的發行價在納斯達克上市。自那以來,該股已飆升794%,上周達到創紀錄的239.71美元。該股已經漲得太高,任何華爾街分析師都不建議購買該股。

S3 Partners的數據顯示,Beyond Meat近44%的流通股被做空。知名做空機構香櫞研究的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表示,「它抓住了所有業餘淡倉的想象力。」

長毛象DNA造出「史前肉丸」您敢食?科學家:吃了可能會死

撰文:TVBS新聞網
出版:更新:

活躍於冰河時期的長毛象已滅絕近4千年,不過這重量級的史前巨獸始終讓人類為之著迷,除先前有科學家計畫復育外,近日澳洲人造肉公司Vow,更直接從長毛象的肌肉蛋白質中提取DNA,製作出「長毛象肉丸」。

不過科學家們擔心這「穿越數千年的美味」恐會致命,目前還不敢食用。

這顆「史前肉丸」將於30日在荷蘭科學博物館展出。

+5

《每日郵報》報道,Vow公司取得長毛象肌肉蛋白質的DNA後,再從非洲大象(長毛象最近親)提取欠缺的遺傳密碼,之後將序列放入綿羊的幹細胞中,複製出200億個細胞,成功製成「長毛象肉丸」。

參與製作的昆士蘭大學澳洲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沃爾維唐(Ernst Wolvetang)說:「我們幾千年來都沒有見過這種蛋白質,不知道吃它時免疫系統會如何反應。製作過程『非常簡單和快速』,我們最初的目標本來是造渡渡鳥肉,但因為找不到DNA序列而失敗。」

Vow公司指出:「會選擇長毛象在於牠是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遷的象徵,我們的目標是『人造肉替代屠宰動物肉』,因為人造肉需要的水和土地比牲畜少,也不會排放甲烷,有助減緩氣候變遷。」

【相關圖輯】KFC人造肉傳說成真?肯德基將推3D生物列印炸雞 力求還原口感(點圖放大瀏覽):

+4

執行長佩普(George Peppou)指出:「我們希望讓數十億肉食者從食用傳統動物蛋白,變成吃在電氣化系統中生產的食物。」一項研究稱,與傳統生產的歐洲肉類相比,人造肉減少了約7~45%能源消耗、78~96%溫室氣體排放量、99%土地使用量、82~96%用水量。

植物肉目前在全球的超市貨架上已很常見,不過人造肉仍是一個新興專業領域。養殖肉業者Good Meat的培育雞肉複製了真實的肉味,不過目前只出售給新加坡的消費者。

長毛象主要分布於凍原地帶,存活於500萬年~3700年前,據悉,最後一批在西元前1700年因人類狩獵和全球暖化而滅絕,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時代。

延伸閱讀:

緬甸軍政府解散40政黨 翁山蘇姬領導的黨在內

【本文獲「TVBS」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