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制度再完美亦難杜絕蛀蟲 會亳不猶豫去除

李小加﹕制度再完美亦難杜絕蛀蟲 會亳不猶豫去除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日前有報道指出,香港交易所(0388)上市科前高層涉貪,自製「綠色通道」批不合格公司上市。對於有關報道,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出,拒絕就個別事件及員工作出評論,又注意到市場上有不少猜測,有待時間證明是陪為事實,並重申對香港上市發行制度充滿信心,強調制度標準清晰﹑市場主導及以披露為主,權力亦受制衡,明言「沒有一個人能夠作主讓一個公司上市」。

不過李小加亦承認制度再完美亦無法完全杜絕蛀蟲﹑爛蘋果,可是只要有發現便會亳不猶豫﹑乾乾淨淨地去除,並且對現行制度自我糾錯能力有信心,又指出港交所一直檢視﹑加強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

至於有報道指出,阿里巴巴已透過機密存檔方式,向港交所遞交第二上市申請。李小加拒絕確認有關消息,亦拒絕評論個別公司。

對近期社會事件發展心情不輕鬆

被問及以第二上市形式掛牌的中概股,是否可獲納入港股通時,他指出港股通有既定規則,每類公司何時納入,以及納入的條件及形式等,則有待兩地交易所溝通。他重申有關股股不同權形式納入港股通的時間表仍是今年中,並無變化。

在談及有公司押後上市時,會以平常心應對,上市公司會按市場環境自行選擇。

就有關近日備受香港社會的《逃犯條例》修訂,他指出作為港交所行政總裁,不方便作出評論,但心情並不輕鬆。他以個人身份回應,指出香港面對大挑戰,但有辦法可以解決。

滴灌通李小加︰自有資金投資期結束 「滴灌之星」打開微企融資路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由港交所 (0388) 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有份創立的滴灌通在2021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李小加接受《香港01》訪問表示,全新的市場系統「滴灌之星」為小微企業提供「上市」途徑,目前自有資金投資期已結束,累計投資44億元已收回一半,料預計餘下約20億元資金在未來的兩年半內逐步收回。

滴灌通每日收入分成憑證(DRO)產品已退出歷史舞台,並於9月推出整體市場系統「滴灌之星」,包含五個核心元素:RBO、SPV、SPAC、ETF和RBU,分別對應傳統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上市公司本身、傳統上市投資基金,以及交易所指數基金和上市主體的股票。

滴灌通於9月推出整體市場系統「滴灌之星」。(資料圖片)

近兩年實驗後 找到了規律

李小加稱,通過近兩年的實驗,「我們找到了規律,形成了規則」,產品進一步改善,訂立風險系數、估值引擎和會計準則,並將其包含在「滴灌之星」,「這個新系統就是對我們前期的全面總結。」

受眾方面,李小加表示,主要有兩類公司,一類是透過「滴灌之星」融資,即資金的需求者SPV,包括各種各樣的中小微企業。目前融資需求最多的還是內地企業,「因為內地的需求是最旺盛,但將來在東南亞、墨西哥等都會有非常大的需求,有可能是千行萬業」,而這些企業的生意周期較短,但任何一段的生意周期都有可能成為融資標的,這種在傳統金融是沒有辦法投資的,「滴灌之星」為它們打開「上市」之路。

他續指,另一類的上市體是投資公司,即SPAC,「他們有能力去認知和識別哪一種收入分成的企業更好,怎麼去投資」,但只面向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發展初期不擴大至散户,「我們這種新的市場,要把門檻做得很低的話,就意味着,他的披露水平和信息水平,是一般的投資者不熟悉的。」

李小加表示,通過近兩年的實驗,產品進一步改善,訂立風險系數、估值引擎和會計準則,並將其包含在「滴灌之星」。(資料圖片)

自有資金已收回一半 暫無融資需求

資金方面,李小加稱,滴灌通前期用自有資金直接投資來引領,累計投資44億元,已收回約20億元,預計餘下約20億元資金在未來的兩年半內逐步收回,「由於經濟形勢較差,投資收回速度看起來會慢一些,但按投資規劃來說,是及格到良好之間。」

他又指,自有資金投資期已結束,「接下來是讓投資者根據這種新的模式來投資,讓融資者按照這種新的模式來進行融資。我們以後就專職裁判員了」,相當於「打樣車」是優秀的,但要思考如何全面量產,強調建設市場並非朝夕能成的事。

李小加表示,目前沒有大規模資本開支的需求,滴灌通中短期沒有融資需求,但是公司正向海外發展,「將來是不是有可能購買其他交易平台?(只能說)現在還看不到」,另外,公司有逾100名員工,未有計劃調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