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咖啡豆擬不參考期貨市場 批價格被操控損害農民利潤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哥倫比亞咖啡以高質素聞名於世,但咖啡迷都知道,市場有太多持份者,就算消費者用高價購買產品,農民真正得益都很少。當地咖啡組織就指摘,監管咖啡收購價格的紐約交易所,是壓垮咖啡種植業的原因之一。

哥倫比亞全國咖啡種植協會(National Coffee Growers Federation)經理Jose Sierra向《法新社》表示:「我們希望生產的咖啡能賣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可以抵銷生產成本之餘,還能夠有合理的利潤。」

投機者壓低期貨價格 累農民蝕本

他們認為,咖啡價格在紐約交易所公開交易,不僅限制了農民的定價能力,還讓人覺得自己被交易員支配。

Jose Sierra稱:「咖啡期貨的投機者,會隨意大手沽出持倉,令咖啡價格暴挫,因此我們希望不再以紐交所市場價格來買賣。」

咖啡豆到消費者手上之前,經過多重轉手,而期貨市場價格更牽動上下游產業的利益。(路透社)

咖啡的國際參考價格從2016年每磅1.5美元,大跌至今年2月不足1美元。哥倫比亞咖啡公認較優質,可以較市價高20美仙,但仍然無法賺錢。

Jose Sierra指出,買手為125公斤的咖啡豆支付64萬哥倫比亞披索,但生產成本是79萬披索,換算下來每一次交易會虧損53.6美元。

哥倫比亞是世界第三大咖啡生產國,僅次於巴西及越南。

咖啡銷售層層利益 農民被剝削

出現這種價格被人故意壓低的情況,其中之一是當中牽涉太多人的利益。咖啡生產過程是由小農戶種植咖啡豆開始,當地買手收購之後初部處理過,再賣給出口商,出口商收購了多個買手的咖啡之後,就轉賣給船公司。

船公司將咖啡運送到國際焙炒商,焙炒商在咖啡期貨市場買賣,同時將咖啡加工後賣給零售商,零售商再賣給消費者。

當國際焙炒商在咖啡期貨市場交易時,由於交易量龐大,會影響到咖啡產業上下游的定價。國內買手向咖啡農收購農作物時,就會壓低價格以保障利潤。

咖啡果實由培植、收成到洗選,都是由農民負責,而整條產業鏈之中,農民的利益分得很少。(路透社)

部份頂級咖啡師 會到農場親自挑選

如果不參考市場價格,其實目前還有很多方法銷售咖啡。首先是直銷,部份頂級咖啡師會到咖啡園品嚐當地出品,如果合心意就會直接採購。

亦有咖啡店的買手會四出參加由農民組織舉辦的推介會,到農場參觀和採購。這些採購方法主要用於頂級咖啡豆,農民可以直接出售產品,咖啡店亦能保證質素。

公平貿易省中間人費用 提高農民收入

此外,咖啡界多年前已有「公平貿易」的做法,農民組織直接將產品放在公平貿易市場出售,省卻不少中間人費用,以提升農民收入。

以樂施會成立的Oromia Coffee Farmers Cooperatives Union合作社聯盟為例,將農民與市場連接起來,提高了的利益部份亦會用於農民社區建設,以及增添生產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