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每日產油量1月削減79.7萬桶 降2019年需求預測

OPEC每日產油量1月削減79.7萬桶 降2019年需求預測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公布,成員國1月每日產油量削減79.7萬桶,貼近削減81.2萬桶的目標。同時基於經濟增長放緩,下調了2019年的市場需求預測。

OPEC成員國之中,減產力度最大的是沙地阿拉伯,每日產量大削35萬桶至1,020萬桶。但伊拉克及尼日利亞的產量,較OPEC定下目標高出10萬桶。

就算已減產 市場仍可能供過於求

至於2019年市場預測,OPEC表示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因而削減2019年石油需求至每日產量124萬桶,較上次預測下調5萬桶。OPEC更表示,就算已經減產,市場仍有可能供過於求。

OPEC特別指出,美洲、歐洲及中東經濟疲弱,是下調需求預測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重用」塑膠飲管 為美國「重回自由」還是另有盤算?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再次上台後,隨即推翻上屆拜登政府的多項措施,包括在周五(2月7日)宣布準備簽署行政命令,廢除在2027年前停用膠飲管的規定。特朗普認為紙飲管「行不通」,因此高呼「塑膠(飲管)回歸」,到底此舉是為了令美國民眾有更多選擇權,還是背後有更大盤算?

《華盛頓郵報》提到,上屆拜登政府推出聯邦政府逐步在飲食、活動及包裝淘汰塑膠計劃,並在2035年前擴展至所有聯邦部門,而塑膠飲管亦包括在內。拜登政府當時認為,聯邦政府是全球最大的消費者產品採購者,因此希望帶頭減少塑膠可以產生漣漪效應,並促成減少生產即棄式塑膠產品。

廢除塑膠飲管的浪潮可追溯至2011年由1名佛蒙特州(Vermont)的兒童發起,並在2015年一段YouTube流傳的影片受到全球重視,當時片段顯示有海龜的鼻遭塑膠飲管堵塞,不少網民甚至名人紛紛發起「走塑」活動,將塑膠飲管與破壞環境劃上等號。

美國之後就有很多食肆制定停用即棄式塑膠措施,以紙或金屬飲管取代塑膠飲管。西雅圖在2018年成為全美首個禁用塑膠餐具的大城市,加州、新澤西、華盛頓及佛蒙特等州份則立法限制企業供應即棄式塑膠飲管。不過隨着各地開始禁用即棄式塑膠飲管後,就惹來不少反對聲音,認為不應該限制選擇櫂。

特朗普當時就將這個爭議演變成商機及爭取支持的機會,推出自家品牌的可再用塑膠飲管。

報道引述保守派智庫企業競爭研究所(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能源及環保政策總監Daren Bakst認為,拜登政府限制民眾的消費自由,由汽車、家庭電器,甚至連飲管都不放過,特朗普就把握這一點大造文章。

圖為2023年7月7日,特朗普在艾奧瓦州出席活動後,在一間餐廳內向支持者派奶昔等飲品,其杯蓋明顯是即棄式塑膠。(Getty Images)

眾所周知,塑膠是石油的副產品,分析認為,如果特朗普推翻上屆政府的「走塑」承諾,或為在競選期間向他「課金」10億美元的石油業帶來好處,取消對業界實施的環境限制。亦有環保人士覺得,外界不應只將矛頭指向塑膠飲管,指大家忽略到處存在的即棄塑膠問題。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