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至今,習近平一共出席過兩場民企座談會,一場是在2018年11月1日,一場則是最近的2月17日。分析這兩場專門針對民營經濟問題的座談會,大致可以用「變」與「不變」來總結。
什麼變了?首先是參會的民營企業家變了。2018年座談會邀請代表共54人,發言企業家分別是: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萬向集團CEO魯偉鼎、時代集團負責人王小蘭、安徽艾可藍環保董事長劉屹、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星箭特種玻璃總經理盧勇、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眾人科技創始人談劍鋒、和同訊息董事長耿哲。
今次座談會代表據悉也超過50位,其中作為代表發言的分別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此外,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等均有參加。
對比兩次參會民營企業家,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科技領域佔比大幅躍升,覆蓋人工智能、半導體晶片、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此外,從年齡來看,剛剛舉行的座談會上不乏80後、90後的企業家,比如宇樹科技的王興興,出生於1990年,不僅座次居中,還作為代表發言。另有分析認為,本次座談會邀請企業家的標準不看營業規模,不看企業負責人的政治身份高低,而是看在科技創新上的專注力和突破力,這也顯示出中央對創新的重視和鼓勵。
其次變了的,是中國面對的內外部環境。2018年座談會召開前,中國內部的小氣候是甚囂塵上的民營經濟退場論,外部大氣候則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剛剛開啟的中美貿易戰。針對前者,習近平在座談會上還專門闢謠說,「我們強調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發展好,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的人發表了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謂『民營經濟離場論』,說民營經濟的已經完成使命,要退出歷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謂『新公私合營論』,把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為新一輪『公私合營』;有的人說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等。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
針對後者,習近平則說,「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中風險積聚,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明顯抬頭,給我國經濟和市場預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民營企業佔我國出口總額的45%,一些民營出口企業必然會受到影響,那些為出口企業配套或處在產業鏈上的民營企業也會受到拖累。」
2017年11月9日,中國北京,圖為特朗普與習近平出席歡迎特朗普訪華的歡迎儀式。(Getty) 到了今次召開座談會,中國的內外部環境已然不同於七年前。在內部,今天不會再颳起「民營經濟離場論」的妖風,官方對民企的重視程度也前所未有,但隨着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疊加三年疫情以及諸如「遠洋捕撈」事件的影響,民企的預期和信心嚴重不足,如何穩預期、穩信心成為提振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外部,七年前俄烏戰爭還沒有爆發,以巴衝突還沒有鬧得不可開交,到了今天這都是國際現實,還有高舉「讓美國再次偉大」大旗的特朗普,第二任期雖然才剛剛開場,但貿易戰、科技戰的強度和烈度顯然比第一任期要更加劇烈,跨國民企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習近平在講話中除了引導民企客觀認識當前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還對於如何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發出嚴厲警告,「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繼續下大力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着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在習近平看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已經很多,但如果落實不到位,如果亂打折扣,民企的預期和信心就不會穩,如果預期和信心不穩,又如何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以「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立足實際,統籌抓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
什麼沒變?沒變的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是「兩個毫不動搖」。習近平在七年前的座談會上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多次重申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在今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同樣說,「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和國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今次座談會後,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在馬雲身上,但其實從時隔七年召開的兩場高規格民企座談會的變與不變來看,意義顯然遠遠超出馬雲復出本身。中共向來擅長以不變應萬變,只是面對風高浪急乃至驚濤駭浪的風險和挑戰,廣大民企能否藉由今次的座談會大有可為、大顯身手,除了不斷變化中的內外部環境,關鍵還在於習近平口中那些「不變」的部分,究竟能落實到何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