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P2P監管收緊 最新文件: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內地P2P監管收緊 最新文件: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內地早年P2P網貸盛行,被指是金融創新、進步,但之後屢次發生P2P網貸平台爆煲等壞消息。2018年底內地監管部門制定了P2P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方案,昨日已經公開。

《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這份工作方案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份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餘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要確保行業風險出清過程有序可控

文件同時要求穩妥有序推進風險處置,分類施策、突出重點、精準拆彈,確保行業風險出清過程有序可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大規模群體事件的底線。

對於工作方案,報道引述業內人士稱:「沒有信心,不看好了。」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P2P或將不會再存在。

紅嶺創投非法集資近1100億 「網貸教父」周世平判囚終身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新華社報道,內地P2P網貸平台「紅嶺創投」董事長、有「網貸教父」之稱的周世平等人非法集資近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一案,一審今日(7日)在深圳市中級法院宣判。

周世平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17名被告人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職務侵佔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

「紅嶺創投」董事長、有「網貸教父」之稱的周世平。(網絡圖片)

法院審理查明,2009年至2021年,周世平等人通過在紅嶺創投公司網上平台發行融資標的,累計向48萬餘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約1090億元。期間,周世平等人明知紅嶺創投公司資金缺口巨大,仍發布「消費理財」「債權置換」「紅盈寶」等虛假借款標的非法集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歸還融資項目到期本息、維持公司運營等無法產生利潤的成本支出。周世平利用「投資寶」和「紅嶺資本線下理財」的實際控制人身份,肆意使用非法集資款項,集資詐騙逾204億元。

法院認為,周世平等人的犯罪行為造成巨額財產損失,嚴重擾亂金融秩序。

新華社報道指,據了解,周世平等人歸案後,公安機關全力開展涉案資金、股權、房產等資產追繳。目前已追繳到案的資產,將在判決生效後依法返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責令周世平繼續退賠。

「紅嶺創投」董事長、有「網貸教父」之稱的周世平。(網絡圖片)

平台交易規模最高時逾4500億

內媒早前報道指,紅嶺創投是深圳最早的P2P公司之一,2009年創立,旗下的平台交易規模最高時逾4500億元、累計出借人超過274萬,所以也有網貸平台「帶頭大哥」之稱。

然而也是這最早的一批玩家,雖然以「淨值標」「大額標」而聞名,依靠全額墊付模式,吸引了許多投資者,卻也率先暴露出了大筆不良貸款,早在2015年出現了逾期爆煲風險。

2017年7月27日,深陷壞賬和負債危機的周世平發文稱:既不看好網貸業務,也不擅長做網貸業務,計劃在三年內清盤。作為曾經的頭部玩家,此舉在業內引發軒然大波。此後,數年間,紅嶺創投不停傳出兌付的進展,然而,資產處置未能挽救危局,更沒能按約兌付給投資者。

2019年3月,紅嶺創投官宣爆煲,截至當日待償金額達到184.39億元,出借人逾48.6萬名。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