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下一步拋售美債作還擊? 財政部朱光耀話……

【中美貿易戰】下一步拋售美債作還擊? 財政部朱光耀話……
撰文:陳嘉碧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摩擦不斷,美國公布針對中國貨品的關稅清單後,中國今日使出「大豆牌」反擊,宣佈對美國大豆、汽車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關稅,至於「下一張牌」,會否是減持美國政府債券?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今日出席記者會時無正面回應,他表示中國是按照市場的規律、具體的市場原則和多元化的原則,通過市場操作,來進行外匯儲備的運作。

朱光耀重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講的「負責任的投資者」,指中國外匯儲備運作的一個基本原則,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是流動性,第三是適度的盈利性。他指多年來,中國正是根據這些指導原則來進行外匯儲備的運作,保護人民財產的安全,這是從國內角度來看。

從國際角度看,他指中國是國際資本市場負責任的投資者,就表現在我們對國際資本市場運作規律的尊重,中國是在這個原則下進行具體操作的。

中國高層一次罕見的人事任命:財長退休一年後「返聘」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最近,不少細心的觀察者發現,已經退休一年多的前財政部長劉昆,不僅於1月17日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而且在1月27日任財政部黨組成員。

這是一次罕見的人事任命,打破多年以來的官場慣例。劉昆生於1956年12月,曾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廣東省副省長、財政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年3月任財政部長,2023年10月退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已經年滿68歲的劉昆竟然在退休一年多後重新出山,擔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並重返財政部任黨組成員。

梳理中共十八大人事換屆以來的財政部長履歷會發現,劉昆的重新出山不同尋常。樓繼偉在中共十八大人事換屆後的2013年3月任財政部長,並在2016年11月卸任,轉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肖捷在2016年11月接替樓繼偉出任財政部長,並在2018年3月升任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再之後是劉昆在2018年3月到2023年10月擔任財政部長。劉昆退休後,是藍佛安出任財政部長。

劉昆擔任黨組書記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是財政部管理的事業單位,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自成立以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共有六任理事長,其中有四位曾任財政部長,一位曾任財政部副部長,一位曾任央行行長。這說明財政部負責官員轉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是常規安排,但不同之處在於劉昆是退休一年多後重新出山,而且還重返財政部任職。

2022年1月,時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發表新春致辭。(中聯辦影片截圖)

在中國官場,已經到齡的官員在退休之後重新出山的情形十分少見。一個港人熟知的案例是前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駱惠寧曾任青海省長、青海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2019年11月30日,時年65歲的駱惠寧卸任山西省委書記,並在同年12月28日轉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然而,幾天之後的2020年1月4日,駱惠寧突然重新出山擔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直到2023年卸任。這說明到齡退休的官員重新出山,在很大程度上或許因為最高層倚重他們的能力。

據此邏輯可以類推,劉昆在退休一年多後重新出山,擔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說明最高層看重他的能力。至於他重返財政部任職,要麼說明最高層看重他擔任財政部長期間的工作表現,希望他在當前形勢下繼續發揮餘熱,要麼說明隨着形勢的發展,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工作與財政部的工作日益聯繫緊密,故讓他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的身份擔任財政部黨組成員。當然,無論哪種情形,都說明在面對新的形勢,中國官場的用人具有不容忽視的靈活性。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