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橫空出世,在全球AI界就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有形容美中AI之爭已成為國運之戰,如果大家太偏執於這類大國博弈的論調,便容易陷入認知戰的迷障,被相關持份者所誤導,為了不墜五里霧中,大家要對DeepSeek的背景有一定認識。
DeepSeek原本是一只以量子程式交易的對沖基金「幻方量化」,憑AI炒股獲利豐厚,管理至少600億元人民幣資產,兩年前這基金還籍籍無名,過去半年搖身一變成為專攻AI模型的科企,開始為人熟悉。
筆者此前曾經介紹DeepSeek V3,表現不輸於OpenAI o1,並超越內地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知名民企所建立的AI模型,阿里周三(29日)剛公布的通義千問Qwen 2.5,據稱其表現又勝V3一籌,似乎內地AI科技水平有衝擊美國一哥地位的勢頭,讓AI界擔心美國再度陷入Sputnik時刻,AI龍頭股如Nvidia遭到血洗,股價跌至120美元水平,至今未收復失地。
以1957年蘇聯Sputnik搶先發射人造衛星來形容當前美中AI競爭,是過度高估中國AI科技的實力,可能是美國業界借此來爭取更多發展產業的資源,否則很難說服外界Stargate項目需要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的資金,中國政府亦希望以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公司所開發的低成本項目來挑戰OpenAI和Anthropic等領導者的地位,締造大衛打敗巨人歌利亞式的神話,來反證美國對華的科技制裁完全無用之說法。
DeepSeek V3模型不及o3
然而,事實往往是殘酷。DeepSeek在科技創新上是有其亮點,以其擁有逾5萬塊H100已非泛泛之輩,其AI技術已經走在內地同業之前,但它的模型仍遠遠不如ChatGPT 4全面,亦不及OpenAI的推理模型o3,所以並非當年蘇聯航太科技與美能較一日之長短的場景。
其次,DeepSeek能夠極速崛起,與它能站在巨人肩膀能夠看得更遠有關。OpenAI聲稱DeepSeek竊取了ChatGPT 3.5用於訓練的數據,是一種侵權行為,但留意這些數據的產權並非OpenAI擁有,這類知識產權的官司仍在進行中,所以單純用上「抄襲」和「竊取」等字眼可能並不正確,暫時可稱為「黑吃黑」的侵權行為。
對於DeepSeek是否竊取OpenAI的數據,CSIS下Wadhwani AI中心主管Gregory Allen有以下精闢的見解。Greg稱這故事的某些部分幾乎肯定涉及「竊取」行為,並且懷疑是某種非常複雜、且獲得國家支持的網絡黑客活動。從已公開資料,DeepSeek似乎找到一種與ChatGPT溝通的方法,即是通過向ChatGPT的後端(API)提問以百萬計的問題,並以兩者的交流互動作為訓練自家模型的數據,這原本是OpenAI給與企業客的一種服務,但被禁止向中國企業提供。
竊取美方精煉數據 取得成本優勢
Greg認為,如果屬實的話,這已經違反了ChatGPT服務條款,它不是單純竊取一般的數據,而是竊取由ChatGPT精煉過的數據,某程度侵犯了這類數據的知識產權。
他解釋,建立先進的AI模型有點像藥物份子的開發,它涉及不僅是成功臨床試驗的成本,還有失敗臨床試驗的成本。一旦得出有效藥物份子的配方,制造藥物的成本通常只是數美仙,但開發成本卻異常巨大,這才是決定藥物的真正成本。同理,DeepSeek使用了由ChatGPT精煉過的數據,避免虛耗投資於無用數據,幾乎無需負擔任何成本。
Greg指出,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DeepSeek在技術上能與OpenAI、Anthropic、Google的Gemini的AI模型互動,從中獲取大量的訓練數據,那麼投資一項總值5,000億美元Stargate項目究竟有何經濟誘因?美國政府是否需要花費這筆5,000億美元,然後讓中國免費送給全世界?
特朗普稱DeepSeek是美國AI產業「警鐘」
所以,Greg認同總統特朗普的看法,DeepSeek的出現已經成為美國AI產業的「警鐘」。從DeepSeek公開發表的技術論文中已經揭示大量合法的技術創新,尤其擅長建立精巧高效的小模型,如果其他AI模型使用了DeepSeek的方法,將可以在每塊GPU晶片處理小時內獲取更多IQ點,有人估計運算效率提升40倍,而OpenAI與Anthropic完全有能力借鏡這種提升效率、並改善自身模型的方法。
Greg指出,假設估算是真的話,即從較少的晶片配置大幅提升AI算力,未來有機會發展到在筆記簿型電腦上應用,無須配置一塊價值4.5萬美元的Nvidia GPU晶片或連接至數十億美元的數據中心。
特朗普政府誓言要加強對Nvidia出口的晶片管制,但為時可能太晩。雖然美國自2022年10月起開始向中俄等國家禁售H100和算力更強的A100,從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連H100的降級版H800亦被列入禁售之列,但DeepSeek與其他內企已囤積大量H100和H800,目前的制裁措施只能減少未來流入中國的高端AI晶片數目,不利影響有滯後效應,但首當其衝的卻是Nvidia的股價,表面上近年它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比重已由25%降至15%,但計及黑市銷售,很可能仍維持30%以上。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