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央企加槓桿 或成超常規規逆周期調節其中一環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彭博》報道,內地經濟面臨內外部不確定性且地方推進新一輪大規模化債之際,政府高層提出的宏觀政策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明年將如何落地?央企加槓桿可能成為一個答案。

中國國新和中國誠通此前獲批額度總計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穩成長、擴投資專項債。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相較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s)巨量債務帶來的風險,中央企業普遍具備造血能力,且資產負債表更為穩健,不排除未來會持續脫穎而出,形成「中央政府融資平台(CGFVs)」,從而挑起部分穩成長的重任。

中央層面為經濟發展肩負更多

「中央政府融資平台是更廣泛變革中的關鍵一環,意味著中央層面在推動經濟成長方面將承擔更為重要的財政職責」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副總監Christopher Beddor稱,與此同時,地方官員則專注於管理本地的債務負擔。

回溯2008年金融經濟危機以後,城投的建立猶如雨後春筍。當時無法發債籌資的地方政府依靠城投將大量資金傾注到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領域,強有力地支撐了整體經濟成長的繁榮。然而,城投存在著透明度不足以及投資回報率偏低等問題,在金融體系埋下不可小覷的隱患。

﹙路透社﹚

地方政府再加檳桿空間有限

《彭博》引述惠譽博華副總監周紋羽表示,當前居民部分槓桿相對較高,在一攬子化債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城投加槓桿力度十分有限,而特別國債體量亦存在限額,因此穩成長擴投資的部分使命自然落到了符合自身定位的央企肩上。

她認為,穩成長擴投資專項債的落地屬於超常規逆周期調控的一種工具,後續對城投債發行具有「擠出效應」,同時也可以減輕地方政府與城投企業承擔的穩成長投資責任,助力其「化債」。

中國國新和中國誠通發債用以重點支持的「兩重兩新」項目——用途與特別國債類似。11月底兩央企首期發行合計500億元5年期債券,票面利率均為2.14%。

料其他央行不會發行類近債券

亦有分析師認為未來可能不會有其他央企發行此類債券,如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認為,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作為政策平台具有 「特殊的身份」,而其他央企不會發行此類債券。

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均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官網信息顯示,中國誠通成立於1992年,由原國家物資部直屬物資流通企業合併組建而成,2016年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以來淨利潤成長9.3倍;截至去

年,中國國新的資產總額超9,000億元,全年利潤總額連續三年保持在200億元以上。

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均未回應彭博尋求置評的請求。

中信證券分析師楊帆等在研報中則表示,在當前基建投資減速及地方政府債務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央企作為經濟發展引擎的作用愈發凸顯,本次穩成長擴投資專項債「或開啟統籌央企加槓桿支持宏觀經濟發展的序幕。」

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社)

研報預測5,000億元的專項債在總量層面將帶動近萬億投資,本次專項債資金使用的具體形式可包括設立基金公司,參股項目公司,參與二級市場定增等,效果或好於補貼性質的特別國債和債務性質的再貸款政策。

憂項目回款速度慢等情況

不過,即使有更多央企增加槓桿來替代城投公司進行基建融資,潛在的挑戰依然存在。公共項目往往回款速度慢、難以產生充足現金流,或對央企造成拖累。

「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會與目前的城投債務置換基本類似」 Beddor表示。「我們離這種情況還很遠,但這是這些(中央政府融資)平台存在的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