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料明年中國區併購交易額 至少回升15% 短期仍難見海外大單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瑞銀回顧本年及展望2025年併購市場,該行亞太地區併購部聯席主管盧穗誠表示,今年雖然是中國區從2015年以來,併購額最低的一年,但來年復甦有望。預計2025年情況一定好過今年,料中國區整體交易量至少增長超過15%。

他指出,私募基金交投漸暢旺,預計帶同港股私有化氣氛回暖,惟提醒海外併購大單,不似數年前頻出現,因此料併購規模仍受限。

中國區併購額跌至2015年來最低 料全年挫15%

根據瑞銀披露,預計今年全年併購交易額為3250億美元,相當於按年下跌15%,為2015年至今最低水準。而年初至今,現已完成的交易額為2970億美元。不過其透露,瑞銀今年表現尚佳,港股私有化已完成5單。

面對未來復甦,盧穗誠舉例稱,2016至2019年,曾呈現過此種連跌數年的走勢,但2020年就按年增長17%,可作為本輪復甦的參考。

根據瑞銀披露,預計今年全年併購交易額為3250億美元,相當於按年下跌15%,為2015年至今最低水準。(黃浩謙攝)

暫難見海外併購大單  中國私募基金轉關注日韓、歐洲

儘管如此,其仍明言,不可期待即刻回到2015年左右的水準,即高達6000至7000億美元,由於基本面已然不同。當時仍有海外併購的大單,但此種大單貸款成本過高,兼以政府監管的限制,因此料未來3至4年間,都難得見。

而針對明年復甦的預測,盧穗誠表示,中國私募基金除卻直接投資中國,同樣關注海外市場,例如歐洲、以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新機遇。且瑞銀已經在過去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中,接獲許多有關日本及南韓項目的詢問。

就行業而言,他坦言與半導體相關的行業較難過關,因涉及官方部門的限制。但醫療、健康護理以及汽車等板塊,均贏得市場興趣,但規模就未算大,將限制在10億美元或歐元之內。

盧穗誠表示,中國私募基金除卻直接投資中國,同樣關注海外市場,例如歐洲、以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新機遇。(資料圖片)

港敵意併購難操作 或為積攢談判本錢

談及近來有海外資金,單方面增持港股上市公司,市場多有議論為敵意收購。盧穗誠認為,當然希望市場環境可以健康點,但他也坦言,如果細看香港併購的條款,敵意併購很難操作。故而有外國的公司開始增持,可能是希望為來日談判累計本錢,令到「日後傾可以容易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