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政策屬雙面刃 為何他仍樂此不疲?|伽羅華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特朗普上台前揚言要解決兩場戰爭,但他同時要啟動關稅大棒,兩者似無關連,但其實都是「錢」作怪。在中東,它要軍援鐵桿盟友以色列,這筆錢必須要付,軍援烏克蘭逾千億美元,長期支持卻不利美國財赤,所以特朗普有必要儘快解決貿赤問題。

隨着特朗普明年1月20日上任日子臨近,其貿易團隊成員也逐步浮面,特朗普上周三(27日)委任格里爾為美國貿易代表,哈塞特為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格里爾是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幕僚長,與中國、歐洲、以至美墨加的貿易談判中是萊的得力助手,所以就算沒有萊的回歸,但格里爾與萊的立場同樣強硬。

與特朗普1.0不同,特朗普及其團隊已明言關稅政策是對外所有談判的籌碼,暗示不會只涉及貿易問題,例如特朗普上周初已威脅要在其上任首日,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另對中國徵收額外10%關稅,目的就是向這些國家施壓處理好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

特朗普明言關稅政策是對外所有談判的籌碼。(Reuters)

關稅是美國對外談判籌碼

特朗普對外徵收關稅,是要增加美國財政收入,無論是對以烏的軍援,還是壓制中國,他是以美國通盤的財政進行考慮。他貿易問題上最大的籌碼是美國消費市場,當其他國家的外貿一旦倚賴美國,便有能力撈你一把,這顯示經過4年總統任期和4年在野的歷練,特朗普2.0行事遠較其首任靈活。

關稅政策能否解決美國貿赤問題?不需要經濟學家,就是普通人也知道不會達到預期效果。美國幾乎沒有像樣的輕工業,所以美國零售商落玩具訂單,沒有人會在國內採購,而是選擇在中國、越南、孟加拉等國落單,就算對華進口產品徵收60%關稅,這張玩具訂單會落在中國以外哪個國家並不重要,因為美國本土工人基本上不受惠,對華的貿赤亦是轉移至其他國家而已。

美國2018年以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為由,對中國商品開徵關稅,而拜登任內延續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至去年美對華的貿易逆差為3,233億美元,較2018年近4,200億美元有所下降,但2023年美國對全世界的貿易逆差仍高達1.06萬億美元。

美國2018年以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為由,對中國商品開徵關稅。(Reuters)

對華貿赤轉移至墨西哥等國

如果從2018年貿易戰起計,美國貿赤與財赤基本上同步增長,美國消費者減少購買中國進口的產品,轉向至墨西哥、歐洲、南韓、印度和越南等地購買產品,但這些產品大多來自中國半製成品的加工或用上中國零部件。2023年墨西哥取代了中國,成為對美出口最大的國家,出口額達4,756億美元,同年中國對美出口則微降至4,272億美元。

過去6年,中國企業為規避美進口關稅,已將內地生產線外移至墨西哥、越南等地,中國希望減低對美的倚賴,對美出口份額比例是降低了(但對美出口金額降幅很微),對全世界的貿易順差卻持續擴大,至去年中國對全球貿易順差擴大至8,220億美元。姑勿論這些數據是否真是中國的實際收入,但已經反映中國外貿仍然持續增長。

美國關稅政策既沒有改善美對華的貿赤,也沒有緩解美國對全球的貿易逆差,為何特朗普仍堅持關稅政策。另邊廂,中國對美出口份額倚賴減少了,對全球貿易順差亦持續增長,中國應對特朗普2.0的關稅政策理應有充份準備,但殘酷的事實卻非如此,今輪的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是有影響,但它對中國經濟打擊更為致命。

特朗普深知一旦對多國開徵關稅,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必然上升,必須同時減低美國居民的財政負擔,否則會惹來基層的反響,例如他提到取消聯邦所得稅,但現實是美國幾近一半人因為收入低已不用繳聯邦所得稅,調低企業所得稅至15%,受惠的只是老闆階層。

特朗普獨減「油稅」,能惠及所有人。(Reuters)

唯獨減「油稅」能惠及所有人

所以,能降低通脹、且令普通人都感到實惠的是油價。特朗普已揚言上任首年重開大量頁岩油的開採,讓國內油價降一半,預計每加侖油價由今年3美元降至1.5美元水平,能惠及所有駕車人士,石油本身也是大多數生產鏈的頂層原料,再加上運輸成本,「油稅」幾乎惠及所有人。若然特朗普能平息耗用大量能源的多場戰爭,油價跌穿每桶50美元便指日可待。

那麼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為何更傷?表面上,中國對外貿易似乎不受影響,但關稅壁壘已經不是美國專利,其他如歐盟、東盟、南美部分國家都對中國產品開徵關稅,中國對外出口金額是增加了,但這是中國政府大量補貼下催谷出來,再扣減關稅後,中國企業所賺的幾乎全是官方補貼,對中國政府的好處只是它能賺取外匯收入,但勿忘有不少為騙取官方補貼的假貿易,在一定程度也造成國家外匯流失。

另外,對中國經濟不利的是,外資將生產線撤離中國的同時,內企亦不斷搬廠至東盟、孟加拉和墨西哥等地,導致內地製造業崗位大量流失,這已令中國基層生計百上加斤,從今年內地頻發「獻忠式」無差別報復事件,反映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已激發基層市民極大怨氣。

特朗普加徵關稅,就算不能解決美國雙赤,它的經濟彈性是可以承受,但中國經濟底子弱,不少外貿企業若沒有政府補貼,生意是蝕住做,再加上關稅來襲,中國外貿前景便不樂觀,所以外貿對中國來說更不能掉以輕心,若重蹈2018年貿易談判的破局,後果不堪設想。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