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候機會重新部署 各類數據必須關注|許繹彬

撰文:許繹彬
出版:更新:

長達七天的國慶長假期終於完結,在國內四處洋溢著歌舞昇平氣氛的同時,個別國內從事證券工作的職員在這悠長假期仍要努力工作。事緣在國慶長假期前夕,國內使出「連環拳」挽救經濟,是次出拳所有焦點放在資本市場上,因而A股隨即由2,800點起步至國慶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升至3300水平,而成交額度更創下近年新高;此走勢其實只用了5個交易日已經有如脫胎換骨,除被外間認為來得非常突然,更被人認為由於國內股市已沉寂多時,未來國內股市應該會重現升浪,更有人認為會好像「狂牛」般來得兇猛。

由於股票市場充斥著一片大好氣氛,令國內市民大排長龍開立投資戶口的情境隨處可見,因而令國內證券業從業員需要取消休假來配合這莊觀的場面;而港股市場方面,當然與國內市場有著異曲同工的情況,由17000多點起步,只需5個交易日便升穿22000點以上水平,除令到香港投資者終可吐出三年的悶氣振臂高呼外,各界更認為中港兩地股市未來應該可以有機會「追日趕美」,及會令外資重回中港兩地股票市場的懷抱。加上,在國內假期時,國內發改委指在國慶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將會公布「一攬子增量政策」,市場憧憬內地救市措施再會加強力度,北水應該又可大幅潤澤股票市場,因而令投入股票市場的人數及開戶人數再度飆升。

但世事往往豈能盡如人意,尤以投資市場,當一面倒企在同一邊時,事實往往也是事與願違。國內股票市場在長假後復市,除確實展現升浪,並在一日刷新多項紀錄,包括滬綜指、滬深300指數均創下2000年以來最大開市升幅,深圳創業板及北京北證50指數同樣創下歷史最大開市升幅。而滬深兩市主板成交額開市短短20分鐘便再創歷來最快破萬億元人民幣紀錄,全日成交更創下3.45萬億元人民幣歷史新高;而市場焦點則在發改委宣布「好消息」時,會否將上證指數推至3500點或以上水平之際,發改委發布的內容與市場預期有很大落差。在天氣不似預期的情況下,國內指數儘管仍有上升,但升幅則明顯少一截。

大行轉軚唱好港股

而同樣對港股充滿期盼的一眾股民,在國內股市升幅突然收窄之際,部分大戶及散戶紛紛止賺離場,引至港股久未出現的「高台跳水」再度呈現;而這次插水更觸發市場出現互相踐踏的情況。正因如此,港股在該日跟國內一樣,均寫下兩項紀錄,就是成交金額達6,204億港元的歷史新高,而該日跌幅達2,174點亦是歷來最大跌幅;恒指失守兩萬一關口,國指則是16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上月仍將港股調低至14000點的外資,當港股升至22000以上的水平時,才突然「轉軚」看好,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預計恒指可見26300點。

筆者認為,每逢踏入國慶長假,有份投資港股的投資者均相信在過往的數據分析下,認為在該期間,港股因缺乏北水灌溉,理應不論波幅或升幅亦會因而放緩;而已在九月底被夾到遍體麟傷的淡友,則在此期間企圖向好友發動攻勢及企圖突襲,但今年的國慶長假則呈現相反的局面。儘管港股的成交確實在長假期間有所萎縮,但出奇地仍能保持有3,000多億元以上,而指數則越戰越勇,勇闖至高見23,241點,得勢不饒人,難為了淡友又一次慘被伏擊。

投資者先留意19800點能否企穩

而在國內投資市場洋溢著一片股市「狂牛」氣氛,加上在憧憬發改委有最新的救市措施下,新加坡富時中國A50期指未平倉合約數量更飆升至創紀錄的120萬手,因而可見全押重注預期國內A股復市當日定必造好。在林林種種利好的消息下,有份投資港股的投資者亦意識到長假後北水回歸,「股市想跌都難」,實屬人知常情;而同樣有此一系列憧憬下,投資者一定會儲重貨及衍生市場方面全屬好倉,齊齊等這日的來臨。

誰不知在沒有具體救市措施下,淡友再度採取主攻,令恒指在國內長假後,急插2,174點,黃金周期間的升幅只用一日時間便全部蒸發,而港股市值單日蒸發3.8萬億元,除單日跌幅暫寫下歷史一頁外,被收回的牛證亦屬近年之冠。在驚魂未定的情況下,短期內恒指的走勢相信仍會以大上大落為主,單日波幅近千點,亦可能會成常態,建議投資者入市前要扣緊安全帶;由於港股升勢來得急,調整幅度大及來得快,短期內除非國內有政策出台救市,否則港股仍會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況,建議短炒為主,持盈保泰;如能在19800點水平以上企穏作消化,投資者便可考慮開始分段部署,更建議投資者現階段頭腦要保持冷靜分析,並要留意數據。參考過往中港兩地股市急升,除國家出手救市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轉強亦是關鍵;國內股市的上落,美國大選前股票市場會否被興風作浪,投資者必須時刻留意,不可輕視。

【財經專欄】股壇繹思.許繹彬|耀才證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

專責集團的整體業務發展、營運及管理。曾任職多間證券行,擁有逾25年證券及期貨業經驗,及超過10年分行管理經驗。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