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收入升盈利反跌 勁賺「順風」難再現 兩大因素促業績軟著陸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國泰(0293)上半年業績揭榜,當中公司上半年錄得496億元收入,按年大漲13.8%,不過股東應佔溢利卻按年下跌15.3%,至36.1億元。而上半年國泰機票價格,更較去年同期下滑12.5%。相較於去年全年「衝上雲霄」,「順風」起飛的亮眼業績,「復常」似乎成為今次業績的關鍵詞。

國泰上半年的「乘客收益率」,按年挫11%,至68.9仙。(資料圖片)

機票「含金量」按年挫一成

集團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錄得496.0億元收入,按年大漲13.8%。不過計及股東應佔溢利,則跌15.3%,半年派息0.2元。而若扣除營商成本,即勞動力、材料、租金保險等一眾雜費後剩餘所得,國泰上半年的營業利潤只錄得60.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7.7億元,更是按年大跌31.4%。

而航空公司主要收入之一,自然是由機票砌築而成。不過,撇除香港快運,單計國泰航空,上半年客運收益雖按年升兩成,至300.2億元。多賺本是喜事,但其乘客運載量亦同步躍升至1070萬人次,換言之,如粗略將客運收入除以運載乘客量,國泰每人次的機票平均價格約為2805.6元。

比對去年同期,當時客運收益雖只250.1億元,但乘客量同樣亦只有780萬人次,當時每人次機票的平均價格高達3206.8元。東瀛遊(6882)執行董事禤國全早前就透露,去年旺季前往日本的經濟艙價格,曾高達1.6萬,仍不乏捧場客。換句話來說,如今每張機票「含金量」,其實至少已銳減12.5%。不過,看似含淚少賺,但對比疫情前的2018年同期,每人次機票的平均價格為2025.8元,最新機票價格仍較當時漲約38.5%。

國泰主席賀以禮在財報中,也直言不諱闡釋稱,集團溢利按年減少,主要是由於票價轉趨正常。當中今年上半年的「乘客收益率」,即每載運一名乘客一公里所產生的收入,按年挫11%,至68.9仙。

運力恢復推升成本 燃油開支大增3成

而另一邊廂,國泰運力恢復情況,始終為關注焦點。今次國泰表示,今年上半年運力就已如約恢復至疫情前的80%水平,用於衡量運力的「可用座位千米數」,更是按年激增42.7%。

但運力恢復有如「雙面刃」,會推升運力成本。財報也明言,集團成本因營運更多航班而上升。業績放榜前,摩根大通就分析認為,布蘭特原油價格上漲,料公司成本承壓。果不其然,集團期內燃油(包括對沖盈利)開支,按年大增33.1%至141.6億元,成為最「燒錢」的部分。

不過公司續有闡釋稱,燃油成本增加,原因是耗油量增加了29.3%,但平均飛機燃油價格下降了0.9%,因此油耗升幅因燃油對沖收益減少而被局部抵銷。

國泰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下跌15.3%,至36.1億元。(資料圖片)

力谷中東航線 可運載量升幅近翻倍領跑全球

而就環球市場部署,公司「力谷」的地區,已悄然再變。2018年,歐洲為公司重點加強航班,而疫後復常,則改由包含東京、台北等在內的北亞區航線「領跑」,北亞區航線去年全年可運載量按年大增5.3倍。

時至今年,本港與中東等地的互聯互通漸趨暢旺,國泰的航線部署就同有反映。公司上半年整體可運載率按年提升42.7%,當中南亞、中東及非洲分區,可運載量升幅就足達93.6%。

南亞、中東及非洲分區,上半年可運載量升幅足達93.6%。(財報截圖)

季內「贖得清白身」 擬再斥千億投資配合三跑落成

季內國泰最為「揚眉吐氣」的一舉,在於「贖得清白身」,公司疫情時曾向政府「泵水」,而上月底全數償還195億元投資,並派發到期的優先股股息。今次其同時宣布,未來七年將投資超過1000億港元,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落成,投資機隊、數碼升級等領域,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此外公司還擬向空中巴士購入30架A300-900型飛機,基本價格約為110億美元,折合約858億港元,用於逐漸取替現有的中型寬體飛機,再拓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