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三新」經濟去年增長6.4% 跑贏同期GDP表現|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對於內地的經濟增速,市場一般會透過國內生產總值GDP、零售銷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三頭馬車數據,以及CPI、PPI、內房相關數據去觀察內地經濟表現。此外,近年市場亦開始更加關注「三新」經濟增加值,而且該數據在國內生產總值的佔比愈見重要。

事實上,近年內地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逐步轉型至高質量發展,當中科技創新成為重要推動力,並形成了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集合,催生成為「三新」經濟,亦發展成為內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新經濟增加值上升至22.35萬億元

「三新」經濟數據在2018年底首次獲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布,當年2017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約12.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GDP的佔比為15.7%。最新的2023年內地「三新」經濟增加值已經達22.35萬億元,按年上升6.4%,較同年GDP增速高1.8個百分點,並相當於GDP的比重17.7%,按年提高0.37個百分點。

據國統局的指標解釋,新產業指應用新科技成果、新興技術而形成一定規模的新型經濟活動,並直接催生的新產業;至於新業態指順應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需求,主要為互聯網為依託開展的經營活動;而新商業模式,則指為實現用戶價值和企業持續盈利目標,形成高效並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商業運行模式。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北斗系統的應用,有助加快新質生產力。(新華網)

特別在新產業方面,近年內地持續在新能源及生物醫藥等領域上加大投入,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同時,以互聯網為首的生態成為了新商業模式,即類似阿里巴巴(9988)及騰訊(0700)目前的業務。再加上資訊技術不斷進步,整合了傳統商業資源,帶動了更多的新業態湧現,包括電商平台、直播帶貨,以至在線醫療及共享經濟等,重塑了整個產業生態。這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亦滿足了市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整體來說,「三新」經濟發展能量不斷增強,主要是因為科技創新持續推進,加上內地經濟重心正從傳統製造及工業,逐步轉移到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新興產業,並推動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增長點,成為內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因此筆者相信,「三新」經濟在每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

【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